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14:16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图为葛洲坝27孔泄水闸。 新华社本版资料图片
已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水文循环受阻,部分鱼类灭绝,咸水入侵影响城市淡水供应
我国大型水利工程数量世界第一,专家建议保护部分河流禁止建坝
晨报记者 郁文艳
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而流域大型水利工程过热,河口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凸显。环境恶化现状已让科学家忧心忡忡。一份由25位中外科学家联合撰写的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报告认为,“发生在河口与近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浮游生物组成及种群结构改变、有毒赤潮种类增加、鱼虾产卵场和孵化场的衰退或消失等,均不同程度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密切相关。 ”
工程致入海径流泥沙锐减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大型水利工程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世界坝高15米以上的大型水库50%以上在我国,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有不少负面影响。比如,导致河流入海径流和泥沙锐减。曾是世界第一泥沙大河的黄河入海泥沙减少了87%,辽河、海河和滦河入海泥沙量实际上为零,而径流量下降90%以上;淮河以南的南方主要河流入海径流总量虽然变化不大,但入海泥沙发生锐减,其中长江减少了67%。
流域入海物质通量变化还导致了河口三角洲侵蚀后退,使得咸水入侵,从而影响城市淡水供应,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此外,黄河三角洲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年均造陆23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快造陆地区,演变为上世纪末以来的年均蚀退1.5平方公里;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与部分潮滩湿地也已出现明显蚀退。
阻断洄游,部分鱼类灭绝
“发生在河口与近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浮游生物组成及种群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及初级生产力下降、有毒赤潮种类增加、鱼虾产卵场和孵化场的衰退或消失等,均不同程度上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密切相关。”
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上溯的产卵通道,它刚建成时,成群的中华鲟跃起,在坝体上撞得头破血流,此后,中华鲟的数量便开始急剧下降;赣江万安水坝建成后,鲥鱼洄游通道被阻断,其产卵场的流速、水位、水温等生态条件被改变,加上水域污染、滥捕滥捞、近亲繁殖等加快了鲥鱼灭绝。
显而易见的是,长江中下游在历史上曾经是干流、支流、浅水湖相互连通的网络系统,长江两岸中型以上的湖泊超过100个。但由于防洪抗旱等原因,人们在长江中下游大兴水利,遏制了长江与其支流和湖泊间的自由交流,从而难以实现水文循环,水环境质量下降,阻碍了水生生物交流,缩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建议划出禁止建坝河流
这25位专家认为,大坝与水库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河流的水流流态、水温、水质等,同时破坏了水生生物生长、产卵、繁殖所必需的生态环境。
不过,专家也表示,大型水利工程对河口及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些还不确定。比如,如何与其他影响因素,如气候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分离并作出评价,目前尚未解决。他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流域的整体生态环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明确划出禁止建坝的受保护河流或者河段,以遏制目前有些地区水电开发的无序局面。
课题组专家观点
“海洋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 ”
——苏纪兰
(课题组中方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地上发生的事情,最后都会给海洋带来一些累积性的影响。 ”
——PeterHarrison
(课题组外方组长、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