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科技苑 >

舟山渔场:中国最大渔场人与鱼的自我救赎(图)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17:22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都市快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为了应对人类的捕捞东海带鱼提早一岁性成熟?

全国最大渔场几乎已无鱼可捞

渔村的渔民正在修补渔网。

  走读海岸线

  舟山渔场

  出海捕鱼,驱逐枯燥和对风浪的恐惧,舟山渔民爱唱渔歌,如今,数千渔歌中知名的一首,正离舟山远去:

  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听阿哥踏海潮。夏季乌贼加海蜇,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四季渔歌》

  与我漏夜谈舟山,哼唱着渔歌,舟山本土作家徐朱琴陷入追忆: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舟山?暮春的大黄鱼产卵季,登临岱衢洋任意小岛,密不透风的金黄色包围岛屿,婴儿般的咕咕啼叫震天响。渔民形容那是“一堆金子在闪光”,那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美味岱衢族大黄鱼。

  憧憬海洋经济的今天,舟山人没法忘怀海洋经济的昨天,渔业,是舟山最早的海洋产业。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文化学者柳和勇直言:舟山因渔而生。

  5000年前,先祖觊觎渔场美味,斗胆驾史上最早独木舟登临舟山,群岛有了人类足迹。扬子、钱江两江送来饵料,冷暖洋流在此交汇,1300个海岛成鱼儿庇护所——在中国,没有哪个渔场能媲美舟山。

  舟山人的捕鱼技巧国内无人敢望其项背,在非洲渔场的国际会战中,最高单船捕鱼纪录亦握在舟山人手中。捕鱼也给舟山带来难以弥合的伤痛:1959年4月11日,低气压突然引发大风,在一片叫做吕泗洋的海域,正在围捕的230艘渔船倾覆,带去1078条生命。

  5000年间,他们从原始的滩涂拾捕升级到每天返回的近海捕捞,从带生活给养的外洋捕捞再次升级成现代远洋捕捞。

  终于,1990年代初,一场风靡舟山的“钢质船运动”为渔场带来拐点。徐朱琴说,那个时候每个乡村都领到钢质船指标,木制渔船在造船的狂热中被升级为现代船。数千现代渔船围追堵截,仅用3年,大黄鱼、乌贼就因稀缺成了天价鱼,接下来,舟山三张名片的排序悄悄改变:渔、港、景→港、景、渔。

  虾兵蟹将称霸的舟山渔场

  虞聪达,捕捞专家,浙江海洋学院副校长。平缓语调难掩他心中的惋惜:论总产量,舟山渔场倒与从前差不多,只不过辉煌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四大鱼退位,虾兵蟹将成为舟山海鲜主角。

  市价变迁映射舟山海域主人的更替:海虾1斤卖6毛的时候,大黄鱼1斤才2毛;海虾卖几块1斤的今天,野生大黄鱼千金难求。

  徐朱琴的记忆中有大黄鱼的眼泪:这种执拗的金黄色生灵每年必聚集群岛产卵,那个年代的大黄鱼会战,“以胆论英雄”,吃不了的大黄鱼堆成山,政府号召大家买“爱国鱼”当饭吃,大黄鱼头的最低价每斤3分,低过当年米价。

  乌贼家族的覆灭大体依循了大黄鱼的逻辑。深夜,有饥饿感的徐朱琴不敢提及乌贼——腌制乌贼的独特香味让她流口水,而这香味已远去十多年。

  两类舟山最美味的海鲜捕获量暴跌,最近10年,它们已因产量过低难跻身官方的海产品产量统计表。

  在沈家门的水产品市场,我亲见传说中的“筷子带鱼”、“枫叶鲳鱼”——利益驱使,幼鱼亦没被捕捞者放过。

  浙江海洋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水柏年说,筷子带鱼一煮全是水,只能做饲料,而满盆带鱼一旦被放生,不出4个月,它们堆起来就是一座小山。

  东海带鱼和小黄鱼种群幸存,存世量急跌过后,近年呈现不增不减态势。

  一种被普遍视作带鱼自救的行为让人类汗颜:舟山产的东海带鱼原本2-3岁时才性成熟,如今怀上宝宝的1岁带鱼很常见。科学难以确认这是一种自我救赎,虞聪达说,作为低等生物的带鱼,若真具备这样的主动进化应对能力,让人惊讶。

  1993年7月,在一场在沈家门召开的保护幼带鱼座谈会上,舟山13名著名带头船老大向全国渔民兄弟、主管部门发出倡议:“绝不能做自断生路,竭泽而渔的蠢事!”

  此倡议惊动农业部,该部1995年2月7日发文,在东、黄海区率先实施伏季休渔制度。

  救赎海洋荒漠化

  过度放牧能让草原退变为荒漠,掠夺性的捕捞方式同样能“荒漠”海洋。

  舟山海域走向荒漠的路上,拖网捕鱼难辞其咎:绑着钢丝绳的渔网贴着海底,被渔船拖行,所经之处,水草、礁石尽毁。与绵羊一样,海鱼生存同样需要一块牧场,海底有了水草和礁石,它们就有饵料和栖息地。

  我站立情人岛,向着东南方望去,三五百米开外有一座小岛,岛屿四周波澜不惊,不见异样,从虞聪达口中,我懂得,这片海底正发生着漫长而缓慢的变化,它是舟山人的自我救赎。

  1970年代,一群海洋人在广西北部湾放下一块人工鱼礁,20多年后,他们先后退休,人工鱼礁被遗忘。近些年,渔民们纳闷:此前鲜有捕获的这片海域,不断发现鲷科类的幼鱼。

  每每听到这个故事,舟山人就更坚定地往大海里投放巨大物体,这些物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可以是不污染海洋环境的废弃建筑垃圾,甚至可以是渔船。

  虞聪达还记得发生在1990年代末期的那次大规模投放:情人岛海域,300多艘淘汰的渔船被沉入海底。怕渔船沉入水底后被洋流冲走,船舱里填满了钢筋混凝土;担心天长日久木制渔船散架,两艘渔船上下重叠,被多条钢丝绳捆绑。

  在美国,更有创意的人工鱼礁是一列废弃的火车。

  放下人工鱼礁,就开始了扭转荒漠化的第一步,低等的藻类、浮游动物可以此为家。待低等生物繁荣后,鱼虾就能来此捕食、安家。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说,十年间,舟山在3块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如今,水下已经有了750公顷的人工礁

  区——这个面积,略超过西湖。人工礁区的垂钓者首先报告好消息:钓获量明显多了。

  人工养殖、远洋捕捞是出路吗?

  海里少了,就在滩涂、近海自己养。人工养鱼、养贝、养虾蟹日益在舟山盛行。

  不过,水柏年并不认为人工养殖能满足大家的肚皮。首先,人们对野生海鲜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其次,舟山海域养殖条件并不那么好。

  台风一来,一年的辛苦就有可能泡汤;舟山海域温差大,若冬季遇上海水低温,对水温的敏感程度精确到1℃-2℃的人工鱼可能肚皮翻白。

  比这更令人忧虑的是人工养殖带来的生态危机。如今被广泛饲养的美国红鱼就具备入侵者潜质,它体长近1米,追杀起小鱼来比大黄鱼凶得多,一旦在台风中大批逃出网箱……

  近海没了,就去远洋,去地球的另一端。远洋渔业是当下舟山的热词,依据舟山市政府规划,这座城市5年后将拥有350艘远洋渔船,每年在太平洋、大西洋捕获25-30万吨鱿鱼。

  虞聪达态度鲜明,远洋捕捞没法解决中国人吃海鲜的问题。

  在这个星球上,95%可供食用的海鱼都藏在大陆架,而大陆架都是各国的专属经济区,不许他国随意捕捞。剩下的深蓝色海水中,只盛产鱿鱼和金枪鱼。

  鱿鱼生活在大洋表面,一串闪着荧光的钩子放下,过不多久提起,就是一串鱿鱼。不知疲倦的金枪鱼是鱼中另类,它们的洄游绕着太平洋转圈。

  问问自己,海鲜大餐光吃金枪鱼和鱿鱼,你满意吗?就算回答是肯定的,在各国的争抢之下,鱿鱼和金枪鱼的总量隐忧已现,难以持久。

  用好每一条鱼

  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渔业发达国家,渔业早已不是挣钱的工具,保护资源是第一考量。

  虞聪达说,这些国家会发布诸如这样的法令:这个季节只允许捕鳕鱼,15公斤以下的必须放生,每条船只能捕两吨。于是,渔民们发明一种奇特的笼子,15公斤以下的鳕鱼不慎入笼,能畅快找到出口游出去。

  他认为,这样的捕鱼方式,中国急需效仿。

  捕捞限制严格至此,50或100年后,舟山渔场是否能重返它的黄金时期?虞聪达给出了悲观的判断。

  高等鱼类种群的复苏是何其艰难:一条大黄鱼产出1000颗鱼卵,大浪袭来,一群鱼卵被击碎;孵化成小鱼,面对浩瀚海洋,它们是那样脆弱——1000颗鱼卵中,一颗变成成鱼已是万幸。

  可惜的是,这样的万幸如今也越发难觅。要孵化小鱼,雌大黄鱼必须得找到交尾的雄鱼——种群稀少,天各一方,郎在何方?

  虞聪达说,依照这样的海洋生物逻辑,某种鱼类一旦稀少到一定程度,它的种群数量想在后面添加一个“零”都难上难,何况,这些年大黄鱼的数量何止少了1个“零”。

  既然难以救赎,那就用好每一条鱼吧!

  虞聪达认为,人类从海鲜中攫取足够营养,或许根本就不用牺牲那么多条鱼:

  现在,有的渔船出海回港,舱里1/3到一半的鱼儿已死去,食用价值大减。如果,鱼儿能少死一些,就算不能,死去的鱼能否保鲜得更好一些?

  人性化捕捞,用温柔的渔网,请君入瓮,保全它们的生命。

  捕到小鱼,请让它们游回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