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主持人)这热闹场面就是安徽省肥西县小井村的养殖户们在起网出泥鳅。在这里,上百亩的标准泥鳅池连成了壮观的一片。这儿的人心气更是高着呢,别看这泥鳅个小,可人家小井村人就是想把它们养出规模,养成标准,因为他们的眼光盯准的那可是泥鳅出口的国际大市场。
(采访)在我们淡水其它鱼类放养,它要讲究一个水体的负载量,水质的负载量是有限的。
鱼在水里也是要呼吸氧气的。养鱼的人都希望在有限的水域里养出更多的鱼来。可要是这个空间太拥挤、水质太恶劣、氧气太紧缺的话,这鱼肯定也活不好,甚至活不了。泥鳅也是鱼啊。这浅浅一池子的水就能够负载得了那么多的泥鳅吗?答案真是肯定的。因为和很多鱼相比,这泥鳅确实有特别之处。
除了有鳃之外,泥鳅还有另外两套呼吸器官——皮肤和肠子。鱼类的皮肤或多或少都有气体交换的能力,可能用肠子呼吸,这的确是罕见的本事。泥鳅是一根直肠子,内壁很薄,肠子的前半段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而后半段上则分布着丰富的微血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效果。这个特有的本事让作为鱼的泥鳅,在离开水之后也能生存很久。用肠子呼吸,可不是个点缀,它几乎占了泥鳅整个呼吸量的1/3。这么一来,在相对缺氧的水里头,泥鳅的生存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
(采访)泥鳅这个东西跟别的淡水鱼不一样,它最耐低氧。你其它鱼类就不行了,放养密度这么大,水质这么差,就容易泛塘,有鱼病了,病害是非常严重的。只有泥鳅这种鱼,因为呼吸的关系,就能放这么大的密度,它还没有增氧设备,不需要增氧设备,就是这个道理。
肠呼吸的本事让泥鳅耐低氧的能力远胜于其他养殖鱼类,再加上它“食性杂”、“发病率低”这些皮实的生理特点,都让高密度的养殖泥鳅变得很有潜力可挖。用肠呼吸的时候,泥鳅会垂直游窜到水面上大口吞空气,然后掉头下沉。吞进去的空气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被吸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伴随着“咕咕”的气泡,泥鳅也就完成了一次肠呼吸。实际上,泥鳅在水温上升和投饵喂食之后,也都会增加肠呼吸的次数。 所以咱们不要一看到泥鳅频繁的上下穿梭,就都归结为是缺氧的原因。
(采访)一般正常这个不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它是比较耐低氧的。
(采访)相对来说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如果说密度放的稀的话,喂饵料的浪费性比较大。如果放密一点,饵料的利用率高一点,所以说它也有一定道理,一种合理的放养密度。
那么这个养殖密度控制到什么程度算合理呢?
(采访)高密度也要有一个度,一般正常一亩地,按泥鳅尾数大小来说,大一些你放的斤重就放的要多一些,要小一点你放的斤重就要少一些。
同样重量的鱼苗,个头越小的数量越多,所以这具体的投放量也要根据鱼苗的个头大小来微调。
(采访)像正常一亩地的塘子,150尾左右的,每斤称150尾左右的,一亩地的塘子,正常放1500斤左右就差不多。
对于泥鳅的规模养殖来说,适当的高密度就等于是合理的密度。了解了小小泥鳅的生理特点,咱们也就能弄明白这个理了。
(主持人)这泥鳅因为多了一种用肠呼吸的本事,确实显得比别的鱼种皮实多了,也让高密度养殖变成了可能。可咱们在挖掘泥鳅这种潜力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泥鳅的皮实,那也是相对而言的,也是有限度的。高密度养殖可不等于是甩手不管。这泥鳅对水质同样有要求,而且在有些方面,它们也很敏感,要求也很高呢。
咱们都说一句话,叫“养鱼先养水”。这泥鳅也是鱼,挖好了的泥鳅塘,同样面临着养水的问题。可到底怎么理解这个“养水”呢,养泥鳅养了快十年的王传宏有自己的看法。
(采访)一开始,我们也养水,哎呀搞过这个实验,猪粪、鸡粪,还有我们用过尿素。刚开始几年新花样天天上,最后搞得一塌糊涂。
靠发酵那些有机质来养水的方法,在老王这里并不见效。
(采访)以我多年养泥鳅的看法,就是说你虽然发酵过的粪便,它肯定还残留一些有害菌类,有害物体。何必我一开始,开挖塘我要消毒干吗呢?
实际上,老王的理念就是“在养水中养泥鳅,在养泥鳅中养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水和泥鳅在相互的调试中,达到一个合适的度。按照他的方法,新鱼塘在放水后静置个三两天,就直接放苗投饵了。
(采访)刚开始第一天,肯定泥鳅到水里面是晕头转向,它不知道觅食,所以第一天我们少喂,喂两斤开始,每一天加个半斤可以了,今天两斤,明天二斤半,就是慢慢在一个星期之内,泥鳅几乎是没有觅食了,所以我们投下去的饵料,在水里面自动发酵。
一个星期后,就可以看到水质慢慢变绿了。发酵的饲料起到一定的效果,开始自动肥水了。
(采访)泥鳅把我们投料的一部分吃掉,一部分还在自动肥水,肥水以后,两个星期肥水就可以了。看着水的颜色绿而亮,就是看着这个颜色,像这个水它绿,颜色发亮,这个水就可以了。但是一旦泥鳅达到正常觅食的这种角度,这个水质可以调到深绿色。水稍稍要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