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科技苑 >

农业遗产的启示(1)侗乡稻鱼鸭共作的科技秘密(下)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2日 19: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科技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主持人)今天继续侗乡稻鱼鸭的节目。现代农业所倡导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的思路,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侗乡人巧妙地运用到稻鱼鸭系统中并得到完美的呈现,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是:多样性。

    在侗乡,每一块传统稻田都是生物多样性并存的乐园,除了还有螺、蚌、泥鳅、黄鳝等野生动物和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在此生息。而人在其间的角色,仅至于适度地获取和利用,以便确保这些物种都能够在稻田中繁衍生息并长期延续,这种宝贵的生物多样性为现代农业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水体污染,是当今世界上都面临的严峻问题。但是,在侗乡稻鱼鸭这样一个多样性并存的系统中,污染却被巧妙地降解了。

    (采访)闵庆文研究员: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生活垃圾,特别是人畜的粪便,可以通过直接倒到田里边。你到那边去看就会发现,很有意思,一个一个小厕所是建到田上的。

    人畜的粪便然后到了这个田里面,一般都是鱼吃掉的,鱼的粪便当然就肥田了吧,就变成营养物质被鱼所利用了也就是被我们水稻给利用了,水稻利用了当然就生产产品,而这个水稻的产品,这个大米也就被我们人类所使用,然后呢这个水稻的茎秆、叶子落下来,就被鱼,被鸭吃掉了,吃掉了变成那样的鱼肉或鸭肉又被我们人吃掉了。

    生活在稻田里的数十种生物,围绕着稻鱼鸭,形成一个更大的食物链网络,水体污染物,经过数十种生物的层层消费,被充分降解,实现了无害化。最终,水是优质的。

    (采访)闵庆文研究员:就形成这样一种很有意思的结构,我们今天把它称作循环农业或者循环经济,其实在我们老祖宗那里,在我们几千年之前的时候的稻田养鱼养鸭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循环经济的思路,还被巧妙地运用在节水上。这就侗乡独特的雾水灌溉。在从江的崇山峻岭之间,经常可以看见云雾缭绕的景色。或许难以想象,这些飘荡的云雾却发挥了巨大灌溉作用。

    由于森林植被保存良好,被日照蒸发的水,并不会逃走,而是变作雾弥漫在森林中,气温降低时,又转化露水或雾水,回落到稻田中。水始终在内部循环,流失量很小。

    雾水灌溉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得益于侗乡人对森林的保护。

    (采访)苑利研究员:侗族的村寨,上面有很多树,这个树他是永远不砍的。然后呢这个是他的村寨,再往下是他的这个田地。他为什么搞这么一个空间结构呢?在侗族人看来,只要有了树,下了雨以后,那个雨就会落到那个树叶子里面,这个水就被存起来了,像海绵一样,平时慢慢地释放出来。这样的话,人用水有了。那流下来以后呢,流到田里,田里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