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主持人)小麦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作物了,自有农耕以来,不管是人工还是机械播种,大部分都是行垄种植,可河北省农科院的郝德有研究员,却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
2009年的6月7日,衡水市武强县卢冬有家的麦田里聚集了不少小麦栽培和农业机械专家,他们要实测这块地的小麦产量。
这儿的小麦,虽然和其它地块种植的品种一样,平时的管理,施肥、浇水也差不多,可长相却有些不同。这儿的小麦植株健壮、小麦成熟了茎秆还是绿的,穗头大,籽粒饱满。通过专家实测,这的小麦亩产650.69公斤,比其它麦田,每亩增产104.71公斤,增加了19.18%。
机械撒播的麦田增产效果明显。说起机械撒播这项技术的发明,还得益于郝德有多年前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采访)河北省农科院旱作研究所研究员郝德有:撒播这项技术发明或者研究,首先源于理论上的一个发现。就是在1988、1989年的时候,这一段,在理论上探讨了以后,小麦自身生物学特性,这行垄种植与之有好些地方都是相违背的,就是不符合小麦生长发育学特性。
过去小麦种植一直是采用行垄种植,对这,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郝德有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行垄种植在管理上相对方便一些,但是其中的缺陷也很明显。
行垄种植的小麦,集中在行里边,植株生长空间有限,难免要争吃争喝,特别是在小麦分蘖关键期,表现的更为明显。垄间空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造成大量水分蒸发,不利于保墒。
我们知道,小麦的亩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行垄种植,行内空间小,所以即便是丰产麦田,亩穗数一般也就是40多万。如果采用撒播无垄栽培的话,行垄之间的空间就会得到充分利用,亩穗数明显增加。
(采访)郝德有:很轻松能够达到50万穗,55万穗,所以亩穗数基本能增加20%,这个产量就提高了。
通过撒播,不仅增加了亩穗数,而且由于均匀种植,使得小麦每个个体,都有饭吃,吃得好,土壤养分得到充分吸收。和行垄种植相比,撒播的小麦生长空间大,根系更发达,促进了小麦生长发育,穗粒数也有所增加,增产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通过研究,郝德有还发现,在小麦生长后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小麦最上面的几片叶子。因为在生长后期,小麦的光和作用主要靠这些叶片来完成。传统行垄种植的小麦,集中在行里,叶片彼此遮挡,采光受到影响。而撒播的小麦,小麦个体间空隙比较大,有利于光和产物的积累,对增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由于撒播小麦营养空间大,根系发达、犬牙交错,抗倒伏的和干热风的能力也大大加强。
(采访)农民:根系发达了以后,抗倒伏、吸水、吸肥能力强,相对来说就能增产。
通过几年的研究,郝德有在小麦播种理论上有了突破,但是,这项撒播技术却迟迟没有得到推广,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只有好的理论还不行,得想办法在生产中应用。那怎么实现小麦的撒播就成了一个难题。
(采访)郝德有:一开始用手撒种,撒完了以后,在耕地的时候,用旋耕机一旋。
毕竟是第一次进行小麦撒播试验,实际效果怎么样呢?郝德有心里充满着期待。
(采访)郝德有:当时增产幅度,增穗的效果非常明显,当时增穗一亩地多增10万穗,增二、三百斤的产量,所以一看这个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