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17:06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农家乐
他为商贾,仁义、诚信,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小巨人企业”。
他为公民,曾被评为“感动辽宁20佳慈善人物”之一。
他为村书记,上任三年,村子年年都有新气象。
这位企业老总村书记如何打造新农村?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李景云:老总村书记的三张“侨”牌》
第一张牌:四大步骤促农民增收
(同期):李景云:装修是装修了,装修最后还不知道怎么整,一年多你也不去,要有人整个饭店不是挺好。
商店:除非说有特色。
李景云:啥没有特色,烧烤多好,外边吃的人有的是。
商店:这不怕偏僻,不怕人少,只要有特色。
店员:李书记,要说整饭店的话有没有什么政策?
李景云:你要啥政策?
商店:补俩钱。
李景云:你开饭店,我还得给你补钱。
商店:我们寻思你整,我们上你那打工去。
李景云:我啥都能干,我就不能开饭店,我要开饭店这一年得全赔。
李景云:我开饭店他都白吃,吃完走了,原来我门口那个饭店开了,开了三年,说一年八九万块钱赔进去了,大家都吃饭,吃完就走了……
谈笑间被大伙追着“讨政策”、“要补贴”的这位就是李景云,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镇华侨村党总支书记,盘锦旭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间二百多平米的超市是李景云出资建的,过去是“油盐酱醋靠村里,日常用品跑县里”,现在村里有了超市,方便了村民。
(同期)村民:没这超市就没这方便,就得上大洼去,现在买啥就上这超市来,车费也省了,省时间了。
店主:自从咱们开这超市以后,咱们老百姓这块更方便了一些,咱们这些商品比其它的东西要便宜一些,老百姓对这块购物不像其它那些小卖点之类的东西。另外,咱们李书记给咱提供免费的场地,也是给大家伙带来了一个便民、利民,像其它的我深有体会的是,我的收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点,还有我们这几个店员在平时也是在家种地,在家待着的,李书记建了这个超市以后,实实在在也解决了一些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其实,李景云今天来超市“唠嗑”,是想为“农民增收”出新招!
(同期)李景云:我们在那边搞了一个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现在还没有带动起来,但是现在已经投入(建设)了,这边有荷花池,有鲜族风味的一个饭店,这个饭店已经建完了。因为这边主要就是朝鲜的归侨,所以我们就想打这个(牌子),而且这边中华路要延伸过去,想利用这个地理(优势),这个地方就在村边上,我们现在这房都建完了,这是我企业投的,然后由华侨村去经营,收益归村里。
李景云的企业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改革开放度过了充满争议的时期。一些深谙国情、头脑精明同时又有魄力、敢于实干的人,继续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李景云就是其中之一。
(同期)李景云:86年我就任王家农场副厂长,89年的时候就是这个农场的党委第一副书记、第一副厂长,然后兼国营王家农场旭东实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98年体制改革,我就任盘锦旭东实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景云的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小巨人企业”和“文明单位”、“市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一个实业家把企业做好,是能力,也是本分,更重要的是在做企业之外。
(同期)王家镇党委书记于长军:李老板应该说非常热心,非常有爱心,非常有经济头脑,2008年我们两委换届的时候,党委就毅然决定启用景云做华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2008年,盘锦旭东实业有限公司与华侨村达成共建关系,李景云走马上任华侨村党总支书记。自上任那天起,“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做点事”就是成为李景云心上的一句话。而“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李景云为华侨村办实事,出的首张牌。
(同期)李景云: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说让华侨村的村民在收入上要增加提高一定的收入,因为当时华侨村大家的收入就是和别的村基本持平,所以说我们围绕提高人均收入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几个步骤,一个是我们搞了订单农业。去年如果说普通的种植,按照说一斤到大约就是在1.5毛钱左右一斤,走这订单农业之后,按照品种不一样,搞订单农业每斤水稻大约能征收3-4毛钱,因为品种不一样,均价3-4毛钱,别小看这笔账,单产一亩地在1300斤左右,那也就是说一亩地增收500块钱左右,一亩地就增加300-500块钱,就不一样,老百姓不接受,村民不接受,搞订单农业将来赔了怎么办,当时我给农户有过承诺,我说如果你征收了是你们农户,如果说你要是收一岔,比如说达不到大家原来收益,亏多少我给补多少,公司给补。这样去年这才有一部分人搞了订单农业。
(同期)农户:目前来说,就是现有的土地,增收现在是非常困难,为什么说,土地有限,村里李书记来了以后,他为了提高大伙的收入,又给大洼裕农联系让我们种植优质水稻,根据去年种植一年的情况来看,每亩地照正常水稻多收入500块钱还得多,这是订单。
记者:你家一共有多少亩地?
农户:我们家是十八亩七七。
记者:去年增收多少?
农户:去年增收一万多块钱,一亩地增收500-800这个数。
记者:去年尝到甜头了,今年又开始?
农户:今年大伙的积极性相当高,还没等裕农来,一听这风那都去了,这个确实好,人家到时候什么时候交什么时候要,钱还及时到位,还不拖欠,那很受欢迎。
李景云:现在40%左右是订单农业,剩下还不是,但在2013年没有问题,我们全部达到订单农业。这一项上,一亩地增加500的话,一亩地500,十亩地5000,一百亩地5万,一千亩地50万,五千亩地就增收多少,就能增收250万,这250万华侨村1000多口人,人均增收就是200多块,别看小,但这里是有一种账算的。
做实业出身的企业家,对风险和成本有着天生的敏感,已过耳顺之年的他依然不辞劳苦地奔走于村里乡间,实践着如何使农民增收最大化?
李景云:道边的瓜多好,到时候来取。
大姐:5块钱一斤。
李景云:别挺了,摘了,你看那边不都已经熟了吗?
为使农民增收,李景云探索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大棚。
李景云:现在完成的是这部分,这边完成了,现在50多了,现在60栋了,今年还得建。
李景云:这个棚菜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我们建一个百栋大棚的区域,划出一块准备建百栋大棚,现在已经完成60栋。
记者:主要种蔬菜?
李景云:这里头都是反季节蔬菜,这个我们村里头是下一翻力的,组织大家出去参观、学习,又把外边的人请进来讲课,而且除了镇里、县里给一些扶持之后,我企业也给,钱花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给做了一些配套,鼓励农户种大棚,这个大棚收益就是说一栋大棚,因为一开始管理上、经验上有些欠缺,效益一年这一栋大棚大约能剩2万块钱,现在逐步就好,如果经营得得体好的话,这一个大棚这一个冬季,它是反季节,应该在3万块钱的收益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要实现100栋大棚的话,这样最起码能增收300-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