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山东禹城合作社负责人霍春亮
圆了有机梦 更盼大作为
本报记者 刘成友
年前是销售旺季,山东禹城向阳坡蔬菜基地的大棚里,更加忙碌。大禹龙腾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霍春亮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些菜,明天就能出现在好几个大城市市民的餐桌上。”
从小合作社到大公司,大棚数量增长了10多倍,带动周边群众年增收1000余万元。创业7个年头,经过风风雨雨,霍春亮收获多、感慨多,期望也更大。
收获——
大棚实现智能管理,质量可追溯
“最大的期盼,就是让农产品更放心更安全。”霍春亮说,他一开始选择做有机蔬菜,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吃上健康安全的蔬菜。2014年,园区建成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每个环节都能以视频形式按需呈现给消费者。
“同时希望农业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霍春亮希望更多的农业科研机构到基层传经送宝,把更多科技支农项目送下来。
早在3年前,公司就成立了有机农业研究中心,申请了变频式微滴灌和蔬菜简易包装机两项专利。2015年又投资160万元,与省农业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一起安装了大棚智能管理系统,这些费用,几乎都是霍春亮自掏。
记者走进智能管理中心,显示屏下方显示着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6项指标。“这些指标一旦超出正常范围,电脑就会发出预警,并发送短信到管理员的手机上,他们可以随时远程控制棚内设备。”
希望——
多出改革利好,对接扶持政策
霍春亮热切盼望着国家出台更多扶农惠农政策,造福农业和农民。现在他的农业园区占地6000多亩。“这在当时建园区时想也没敢想。多亏了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土地流转实现了三方共赢,霍春亮的事业做大了,农民收入增多了,消费者吃到的蔬菜更健康更放心了。如今,园区年产有机蔬菜3000吨,月均用工900多人。霍春亮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改革利好,让他把园区做得更大,农民兄弟钱袋子更鼓。
霍春亮最后表示,国家加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号召,为公司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早点对接上有关扶持政策,乘着这股东风,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育种、育苗、冷链物流、初加工、深加工一体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