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重庆烟农合作社:一片小烟叶 宽广增收路

三农 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5年08月10日 09: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向环境要技术 向绿色要效益

  “现在我们种出的烟可是绿色生态得很啊。”7月15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白果村,村民周贵东正在学习培育蚜茧蜂,以期在今年烟叶种植时,能使用上这种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让所有烟农都颇为头痛的烟蚜虫。

  “从我们观察的情况看,使用了蚜茧蜂的烟田,病虫害发生率是明显降低。”重庆市烟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该市进行了6000亩的蚜茧蜂生物防治试点,通过对比,采用生物防治的烟田,病虫害发生率较一般烟田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采取生物防治后,烟叶农药残留风险大幅降低,烟叶品质大幅上升。由于这种生物防治方法效果好,同时,在大规模推广后,成本可下降至5——10元/亩,因此,很受各地烟农的欢迎。

  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该市将专门安排资金,在彭水、巫山等地建立一级扩繁大棚,使蚜茧蜂生物防治面积达30万亩,占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的50.4%,2017年全市推广面积预计达到100%。

  这是重庆市烟草公司推广的众多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中的一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重庆市在烟叶种植过程中,采用以土壤保育、生物防治、太阳能烤房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总推广面积已达50余万亩。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降低了能耗,还增加了烟农收入。

  早在2011年,重庆市烟叶产业在开展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时,就积极推行烟草良好农业规范(GAP)生产体系,对行业员工、烟草合作社和烟农分层开展培训,严格规范各环节的生产技术和用肥、用药、用水等行为,保障原料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前重庆市烟叶生产GAP实现了全覆盖。

  随着合作社推进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烟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升,烟叶生产劳动强度降低了,烟区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此基础上,重庆市烟草公司积极探索烟叶产业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前段时间,武隆县和顺镇的青木池烘烤工场里隐隐传出“嗡嗡嗡”的机器声,烟株残体无害化处理制肥机在这里安家落户。武隆烟草分公司从烟秆开始,将烟草废弃物制作成烟叶生产所需的有机肥,实现真正的“取之于烟、用之于烟”。目前,已生产出第一批烟秆-油枯有机肥,总计10吨,其成本不过500元/吨。

  同时,重庆市大面积推行“绿肥”种植,在烟田里种植油菜和黑麦草,在其收获后,直接将秸秆翻压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进行“绿肥”种植20余万亩,大大提升了这些烟田的种植效能,烟叶的中上等比例也由2009年的78%提高到如今的90.69%,仅烟叶等级的上升,就使烟农每亩增收500元左右。

  在白果村,记者见到了去年刚刚建起来的、以太阳能和电能为主要能源的新式太阳能烤房。从外表看,与一般烤房唯一不同的就是,房顶上安装有不少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烤房是全智能化的,与传统烤房相比,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理30个太阳能智能烤房,按照市场价100元/天计算,烤烟30炕,就可以节约人工成本2万元左右。而且由于可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其烤烟的质量也大幅提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改造145座传统烤房。”重庆市烟草公司负责人称,目前,该市已经制定出了全市烟叶烤房的改造计划表,按照该计划,三年内,将投入近10亿元,对全市2万余座集群烤房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以进一步降低能耗,促进环保,提升烟农效益。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