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三农 > 地方三农 >

甘肃林业:探索兴林与富民“双赢”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8日 14:01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中国甘肃网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甘肃省是一个多山、多沙、多灾、少雨、少林、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生态治理涉及面广,恢复周期长,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林业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弱……长久以来,严酷的自然条件,不但增加了生态环境治理的艰巨性,同时也成为甘肃人民通往小康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此,近年来,我省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大建设工程,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不断发展。尤其在今年,围绕省政府年初下达的新增300万亩造林、60万亩特色经济林果目标任务,全省林业部门全面动员、及早动手,仅用半年时间,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林果收入在农民总体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初步呈现出生态与民生相融合、兴林与富民相统一的林业建设新格局。

  增绿,艰难而永恒的主题

  位于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的华家岭,沟谷纵横,岭梁交错。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华家岭“百里不见青杨绿柳,十里草滩喂不饱一头牛羊”。作家张恨水曾沿着西兰公路行经华家岭,写下了一篇《谁都头痛的华家岭》,在他的笔下,那里“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自然,没有一户人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改善华家岭的生态环境,我省沿西兰公路进行了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防护林建设,建设了一条100公里长的人工林带,后经两次扩建,又建成支林带10条,总共近10万亩。

  8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华家岭位于通渭县境内的林带,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雨后的雾气缭绕在林间,一株株碧绿的云杉傲然挺立。然而,林带内早期种植的杨树却个个“萎靡不振”,在有些路段,成片的杨树还朝着一个方向倒伏。

  华家岭林业站站长李天翔告诉记者:“这些杨树都老化了,要占林带保存面积的70%。其实,华家岭的条件极不适宜杨树生长,再加上树种单一使病虫害蔓延迅速,大部分都是长不高的‘小老树'。”

  指着一排排的云杉,李天翔介绍说,为了保住这条来之不易的林带,在1982年,林业站就引进了大量针叶树种,开始了林带的改造步伐。

  在华家岭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林带改造的过程注定艰难。李天祥说:“林带改造已经持续了30年,目前才完成了50%左右。为了不影响林带已有的生态效果,对林带的改造和修复只能缓慢地进行。以近几年每年3000亩的改造速度,还得10年才能完成。”

  这是一个漫长的坚守和等待。然而,仅把公路两旁的林带全部改造完毕,并不是林业站员工们唯一的目的,他们想的是华家岭的每一处沟谷梁峁。

  在林业站下属的大牛管护站周围,400多亩云杉和油松已经成林,成为林带之外的又一抹绿色。在这里工作30多年的甘永清说:“以前这里光秃秃的,连草都不长。现在是山青水碧,鸟飞兽鸣了。就像到了南方的森林里一样。”

  “山梁永远是像懒龙似的浑圆、漫长,没有一点曲折的风景”。如今,在张恨水笔下的那条“懒龙”,早已化身为一条人工“绿龙”,一条条支林带像龙爪和龙须一样向两侧延伸,牢牢地拥抱住了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

  华家岭艰难而漫长的造林过程,正是整个甘肃造林绿化工作的缩影。有数据表明,仅在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全省共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及造林补贴试点造林任务1100.85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一倍。

  增收,不砍树的富民之路

  造林绿化的同时,如何兼顾民生问题?

  靠砍树维系生存的日子已经远去。经济林开始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提到家乡的特色林果,相信每个甘肃人都是无比的自豪。平凉金果、陇南花椒、河西葡萄……这些带有地理标志的全国知名品牌,已如莫高窟、铜奔马一样深入人心。

  与省内其他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林果主产区一样,近年来,地处沙区的景泰县也举起了“生态立县”的大旗。该县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三个五万亩”林果产业发展规划。

  距景泰县城20多公里的五佛乡,地处黄河之滨,四面环山。以前,四面黄沙迫使五佛人只能在沿河的有限空间里发展农业。该县沿黄灌区五万亩枣园建设启动以后,当地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建成了一条长18公里、宽1公里的枣园经济带,将过去“迎风狂舞”的黄沙稳稳地踩在了脚下。

  站在五佛乡兴水村的观景台上远眺,三万多亩枣树沿着狭长的地形一直铺向远处,满眼的绿色十分壮观。穿过一片枣林,来到兴水村种枣大户刘正强的家,只见宽敞的庭院干净整洁,院门外还连着一个铺着彩砖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刘正强种植的400多亩枣园尽收眼底。

  “还是党的政策好啊,要不然我怎么敢在沙地上种这么大一片枣树?”刘正强感慨道。刚开始承包沙地种树时,政府就给刘正强补了一半的枣树苗,他轻装上阵,从最初的50亩迅速发展起来。

  刘正强笑着说:“原来我们这里风沙一起,连对面的人都看不见。现在多好,大伙种枣树压住了沙,还赚了票子,日子越来越好了。”

  “这个乡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均2亩枣园的目标,全乡的红枣产值连续几年超过了1亿元。”一位乡林业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前,全省各地在推进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正努力把林业产业打造成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力争农民林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创新,非公林业经济发力

  老城山位于陇西县通安驿镇黑家岔村,村里37户农民的耕地大部分在这座山上。干旱少雨、地陡路窄、生存条件艰苦是村里人祖祖辈辈的写照。

  8月7日,一场阵雨后的老城山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从山顶到山腰,一排排整齐的人造水平台上载满了侧柏;山坡上种上了一株株核桃树:山脚铺满黑膜的地里,一颗颗竹柳正舒展着枝叶……过去的那座干土山已经变了模样。“这些都是县里引进的甘肃印象核桃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种的树,已经连续种了3年了,面积达到了2500多亩。”县林业局副局长马奎介绍说。

  据了解,陇西县地处我省中部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境内的宜林地大都是干旱瘠薄的荒山和盐碱程度高的荒滩,造林难度大、成本高。为了造林绿化步伐,该县积极创新,探索推行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承包造林合同制管理的造林模式,丰富了造林主体,激发了造林活力。目前,全县参与造林的非公林业经济主体达到25家。

  在全省,像陇西县一样撬动民间资金发展林业的例子数不胜数。

  近年来,各地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非公林业经济全面参与林业事业。截至目前,全省从事非公林业经济的农民群众达141.4万人,造林大户4392户,林业合作组织695个,私营企业155个,个体工商户236个,实现就业76.2万人,非公经济林果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如今,非公林业经济正迅速壮大,成为全省林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记者 陈泳)

热词:

  • 林带
  • 林业重点工程
  • 林业产业
  • 兴林
  • 干旱瘠薄
  • 林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