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越积越多,市场日渐扭曲
玉米临储政策至今已连续执行了七个年头。七年的政策,让市场产生了哪些微妙变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背景下,这一政策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期货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辽宁、吉林及内蒙古玉米产区。
贸易商减少,中小深加工企业“无米下锅”
吉林地区最大的一家粮食贸易企业玉米收购点覆盖了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区,但今年的玉米收购量仅30多万吨,而上一年这一数字是80多万吨。据了解,今年东北收购的贸易玉米基本都卖给了中储粮收购库,目前当地现有余粮不足一成,往年这个时候余粮一般都有两到三成。
阜蒙县富荣镇保日殿村的一位收粮大户告诉记者,今年到目前为止他共收购3万吨玉米,量比往年要少得多。以前的销售主体是南方饲料企业,今年则全部卖给临储库。“本年度东北玉米市场贸易活动几乎都是围绕临储政策开展,贸易活跃度大幅下降。”他说。
与此同时,部分小型收购企业都开始代收国储。“今年的收储价格明显偏高,贸易商从农户手中收上来的粮食运到南方出售反而亏钱,自然就没了收粮热情。”万达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米清表示。
“农民将玉米大量卖给当地临储库,贸易商及大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便很难再购到玉米,而购到的玉米质量也较往年有了明显下降。”吉林地区的一家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不难看出,临储库已成为东北最大的收购主体,主导着东北的玉米市场,玉米流通环节难有利润,贸易商几乎都围绕临储库开展玉米收购。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部分贸易商正在新建标准仓储设施,计划着新年度玉米上市后加强与临储库的合作。
“贸易商都去给临储库收粮了,我们的长期合约贸易商今年减少了一多半。”上述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企业每年自采潮粮100万吨,供应商供干粮100万吨。但今年收购价格虽提高到2180元/吨,每天收购量却也只有几百吨,企业在4月23日就被迫停止了厂门收购。他回忆说,去年的厂门收购一直持续到6月22日,当时收购价格为2080元/吨,收购量不少,后期为了启动供应商供货才停止厂门收购。
临储政策给用粮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收购量逐渐萎缩,收购成本大幅增加,优质粮源收购受限。记者调查了解到,基于此,除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很多小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都选择了停产。
巨量收储、少量竞拍,供需矛盾难缓解
今年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于4月30日结束,收储量高达6919万吨,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目前,东北地区国储库存已超过1亿吨。
国家有关部门从5月19日起在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公开竞价销售东北地区国家临储玉米,但几次竞拍销售量与巨量库存相比显然有些微不足道。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从整体上看国内玉米市场已出现供应偏紧,需求方面,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让饲料厂和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大大提高。
米清表示,我国的玉米产量基本能维持需求,可稍有结余,但大量临储玉米入库相当于减少了市场供给,使得东北玉米市场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国储拍卖虽能释放玉米库存,缓解下游企业的供需矛盾,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供应偏紧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在多数受访人士看来,国储拍卖的调控作用十分有限,只是起到了风向标作用。
临时收储客观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加工企业之痛。采访中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连续七年的玉米收储,令玉米加工企业包括饲料与深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原料成本的持续走高与下游产品销量缩减、价格低迷已形成尖锐的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单一品种的问题,甚至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一个价格体系的问题,甚至是全球价格及经济体系的问题。
玉米作为我国长期粮食增产规划的主流品种,以价格引导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目前粮食库存已难以消化,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临时收储政策恐难以持续。
5月16日,在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资源基金联合举办的“中国粮食安全与供给保障高层研讨会”上,农业部贸促中心主任倪洪兴表示,临时收储政策未来将做出调整,以强化企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