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计至6月9日,华北东部和黄淮中东部美国白蛾将偏重发生,提醒当地林业部门加强监测,强化重点地区预防。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地区,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美国白蛾喜温喜光耐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天气非常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王纯枝表示,“今年3月至4月气温偏高,美国白蛾第一代发生期较常年普遍提前。”
据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显示,5月中旬京津冀大部,山东牟平和东港,江苏灌南、宿城和新沂,安徽宿州、淮北和阜阳等地林间美国白蛾虫口密度普遍较高。5月26日以来华北、黄淮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也利于其生长发育加快、危害加重。
王纯枝介绍,5月底至6月上旬是美国白蛾幼虫危害盛期,也是防控关键期。建议相关地区林业部门根据虫情,采取生物和化学手段尽早防治,以避免美国白蛾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危害。
据了解,释放周氏啮小蜂是一种有效生物手段。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的天敌,能在美国白蛾等害虫蛹上发育成长,产卵寄生。
此外,当地林业部门还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化学手段防止美国白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