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了解到,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农民不再是一种户籍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全新的职业选择。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谁来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的制度性变革。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职业农民隐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比,职业农民将农业视作自己的事业。从户籍身份到职业,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的职业选择。职业农民有啥不一样?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简单地说,专业大户、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都可以理解为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干什么?职业农民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一是新兴行业,新兴行业收益高,但有较高风险,而小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要低于职业农民,职业农民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获得较高收益;二是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规模经营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职业农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从事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带来规模效益等。
记者了解到,省财政厅按照省政府要求,提出了省财政整合、统筹和新增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项资金”1亿元的资金安排意见。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项资金1亿元已全部筹措到位。省财政厅已向省农业厅提出,尽快牵头并会同相关部门制订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培训任务、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要求等。
通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带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农民的个人命运也将悄然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