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牛肉“卖不动”,销售商“连自己都养不活”;另一方面则是有机牛羊肉的供不应求。记者近期在内蒙古多地走访了解到,牛羊肉消费市场两极分化局面渐显,高端市场消费需求强劲,中低端牛羊肉遇冷,为牧区牛羊养殖产业带来新挑战。
消费市场两极分化
中低端牛羊肉遇冷
米健岗是呼和浩特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一名经销牛羊肉摊主。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摊位费9000元/年,雇了两个工人送货,加上人工费、电费每月花销为八九千元,年底约能挣七八万元。“现在整羊的价格是45元/公斤,每公斤也就挣1元,每次进货都需要好好盘算。希望过几年能卖得好些。”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不少摊主反映年后牛羊肉进入消费淡季,整个市场情况较差。“买的人少,利润不大”。摊主牛大姐说,她家经销牛肉有十余年。“年前市场上牛肉价格是60元/公斤,每天可以卖两三头,现在都卖不动。”
在北亚清真冷库苏尼特牛羊肉牧业直销点,老板刘福说:“每天卖出一两千元,连房租都不够。”他说,现在冻羊肉价格为60元/公斤,冻牛肉为70元/公斤。从去年中秋节以后销量就开始下滑。“不需要雇人,连自己都养不活,你看下午大部分的店都关门了,实在不行我打算转行了。”刘福说。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赛乌素养殖园区,记者看到,园区里正在生产的企业很少,显得有些空旷。一位合作社理事长说,2012年前每年能加工6000只羊,去年只加工了2000只,因为市场上卖不出去,所以他也不敢向农牧民收购。
市场虽然遇冷,但由于养殖成本短时期内难以降低,价格依然坚挺。一些市民表示,原来一直都吃牛羊肉,但由于价格一直上涨,现在基本不敢吃,只有过年时才“奢侈一次”。呼和浩特市民闫强说:“家里每月购买二十多斤羊肉,花费五六百元,不是一笔小开销。”
高端消费需求强劲
有机牛羊肉成新亮点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巴美肉羊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最大的基础母羊繁育基地,饲养了3万多只基础母羊,形成了从饲料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这家公司目前通过淘宝等网络途径销售羊肉,每公斤140元。董事长赵焕军说,公司的生产加工能力近年来一直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年加工30万只肉羊的水平,但仍然供不应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价格最高的有机羊肉卖到400元/公斤,高端羊肉卖到200元/公斤。有机羊肉主要瞄准高端人群和高端饭店,产量占总产量的1%—2%。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丰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养了1200多头肉牛,通过与合作社和农民合作,实现覆盖饲料、养殖、育肥、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并被认证为有机牛肉。总经理张星说,目前当地的牛肉价格为52元/公斤左右,但他的有机牛肉能卖到80元/公斤,主要以订单的形式卖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且要求合作签订单的企业越来越多。
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13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9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达到11820万头(只),实现“九连稳”。羊存栏继2005年突破8000万只后,在有效实施草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首次突破9000万只大关,达到9024.7万只。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永亮说,目前内蒙古羊肉主要集中在北方市场销售,最远出口到香港,内蒙古羊肉价格高于国外羊肉价格是出口的一大难点。他同时表示,通过降低成本来占领市场的可能性不大。“内蒙古羊肉品质好就要走高端路线,不能通过降价来占领市场,要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培育终端消费市场
打开产业增收新空间
专家认为,当前牛羊肉终端消费市场的两极分化,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政府主管部门应顺势而为,通过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高端消费市场,最终将草原牛羊肉打造成高端消费品牌,打开农牧区养殖户产业增收新空间。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钱贵霞说,“两低”是内蒙古牛羊养殖产业必须走出的困境。一方面是牛羊肉消费的“低端”,一方面是养殖的“低端”,仍然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和落后的饲养管理技术。这导致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步伐较慢,养殖户收入不稳定,比较效益低,产业难以做大做强。终端消费市场有多大,产业发展前景才有多大。
内蒙古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表示,内蒙古将继续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借助国家和自治区加大扶持牛羊生产的有利时机,加快释放农区肉牛肉羊发展潜力,提升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2014年的发展目标是牲畜总头数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实现“十连稳”。
钱贵霞等专家建议,发展畜牧产业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要综合运用贴息贷款、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加大对牛羊肉终端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有机肉羊、有机肉牛养殖,推动传统养殖方式和现代养殖产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