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宁武的石头,神池的风;五寨的茴子白,岢岚的葱。”意在突出四个县的最大特色。不过,这首歌要是叫吃过杨家洼村红葱的人们听见,大概就要发表些不同意见了。
河曲县旧县乡有26个行政村,其中有22个为涉矿村,杨家洼村属于剩余四村中的一个纯农业村,无工矿收入,靠天吃饭。在其它河曲人的印象中,杨家洼村道路不便,坡陡弯多,耕地沟壑纵横,没有水地,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是旧县乡名副其实的贫困村。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村村通公路”工程、“扶贫饮水”工程、“村村亮“”工程的施行,杨家洼村的村民们也因势利导,积极引进太华集团的资助,将本村的红葱产业做大做强,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村支书刘兴田介绍红葱产业
新年前夕,记者一行来到了杨家洼村,在村支书刘兴田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红葱市场。走进挂有“杨家洼村支部委员会”牌子的银白色大门,我们看到这个四合院的内容真不少,有红白理事会、医务室、药房、图书室、会议室等专用房间。刘兴田带我们从角落的一个房间穿过去,打开另外一扇门,一个宽敞的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红葱市场约有二亩地大,形状也不是很规则,是由边角地改造而成。市场由高高的红砖围墙围了起来,在不同的方位装有两扇铁皮大门。在一出门口的位置,靠墙一溜儿地摆着垛好的红葱,空气里充斥着浓烈的葱味。村支书刘兴田介绍说:“我们村的红葱是个特色产业,经营了几百年了,不光是周围这一带,就是在晋陕蒙也是有名的。”他俯下身子,捏了捏葱秧子,说:“这红葱,就是放到四五月份帮子还是硬的,可好哩。我们全村种了三百多亩红葱,过去一亩就可以卖三千来块钱。今年市场不好,一斤只有六七毛钱,收入打了点儿折扣。”
事实上,杨家洼村是旧县乡的红葱基地,年产红葱达50多万斤。每年的红葱收获以后,不等上县城,就被当地的老百姓和内蒙、陕西及临县来的客商给买完了。现在,杨家洼的红葱在晋陕蒙赫赫有名,一直呈现着供不应求的趋势。
杨家洼的村民们为了更好地吸引客商,增加收入,都是在当年卖掉一部分红葱,其余的用窖储存好,来年春季再出售。过去没有固定场所,各家各户在自家储存,既不方便,销售时的运输也很成问题。当客商到来的时候,还得自己想办法从家里往外捣腾。根据需要和群众意愿,这个红葱市场在太华集团的资助下建立起来了。现在,杨家洼村的红葱量光冬储市场就达到10万斤,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客商装运。
在笔者倾听刘兴田介绍的时候,77岁的村民刘三小表现得最为活跃,这位老人一直跟在我们身后,适时地补充几句支书漏掉的内容。他用手指着红色的铁皮大门,向我们示意:“看,葱从那个门拉进来,客商从另外这扇门过秤,车子又好装又方便,人家车主就愿意来买。”说起修建红葱市场的过程,老人显得很兴奋:“修这个全凭人家(太华集团)资助我们,我们村里人没钱,但有的是苦力气,搬石头呀,装车呀……什么都干。这个市场和前院的红白理事会是同时开工的,很快就完工啦!”老人越说越激动,他指指村外的方向,兴致勃勃地说:“后面还修了一座桥呢,你们来的时候没注意到!过去没桥的时候,客商的大车进不来,现在可方便了!”老人“哈哈”一笑:“我们的党支部书记有信心把村子搞好,大学生村官也懂技术,就带动起全村人致富了……”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杨家洼村新建起的红白理事会,只见宽敞明亮的餐厅里摆放着一只只巨大的现代化餐桌,地板也光洁得照人影儿。刘兴田介绍说,杨家洼村有418口人,过去各户的红白事宴都是在自家靠搭建帐篷,租借灶具、餐具、餐桌椅凑合完成。今年,太华集团驻旧县乡扶贫工作队经和村里干部群众协商后,就新建了这个约100平米的红白理事会。本村籍人士刘晓光现任山西省信用联合总社处长,当他闻听村里的这个壮举后,立刻投资4万多元,为村里购置了全套的现代化灶具、餐具和桌椅。
刘三小老人感慨地说:“这个地方呀,过去光草就有半人高!建造红白理事会的时候,我天天跑来看。”我笑着打趣他:“大爷,您这么大岁数了,跑来能做什么?”老人说:“我是做不动了,有小子了哇!他干活儿,我来监督他!”老人眉开眼笑地说:“说句笑话,我一个快八十岁的人了,还想宽宽敞敞在这里吃两顿好饭哩!就算是我没去过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但是来这里我感觉就像是去了大城市一样,乐在心里头,非常高兴!”我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由衷地祝福他:“大爷,放心吧,您再吃个三四十年的好饭是没有问题的!”
在村支书的指引下,我们见到了杨家洼村的村主任——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乔学峰,这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看上去并不擅多言,但村里人却非常尊敬他。村民们说:“学峰是农科大毕业的,人家懂科技,咱这红葱,就指望着他给咱增产增收呢!”乔学峰扶了扶滑下来的眼镜,说:“目前,杨家洼村的多数村民已经参与了红葱种植,我们不愁销路。明年我们的计划是要建立一个红葱合作社,扩大种植量,还要种植脱毒红葱,已经联系了省农业厅的专家。如果成功的话,我们村的红葱能够增产三分之一,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说到这儿,他的眼睛里迸出了憧憬的光芒:“我们要为我们村的红葱注册个商标,进一步打开市场。不光如此,我们村还要开铝矿,建造选煤厂,各种小杂粮也要多种一些,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杨家洼村摆脱贫困的帽子,走上富裕的道路!”
小乔的话让在场的村民们都鼓起掌来,大家纷纷说:“记者朋友,请你们明年再来看看吧,明年一定又是一个新景象!”这话我相信,杨家洼的村民们虽然客观条件比较差,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求生财致富的道路,墙上的两句标语:“贴心扶贫创佳绩,继往开来谱新篇”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