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多,农田少,是浑江区农业的基本现状。浑江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和效益农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建设特产业种植基地在红土崖镇沙棘种植园区里,镇里负责指导种植的农业专家正在介绍,“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为使农民放心种植,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开展种植讲座,并设立了种植专线解答农民疑问。”据了解,该镇的沙棘种植面积可达3000亩,平均亩产量可达1.5吨,亩产值6000元,与农民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作物相比,每亩地收入至少翻三番。为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红土崖镇同合作公司签订了免收取沙棘种苗费用的条款,并确定了每吨1500元的保底收购价格。经过建设,目前浑江区已形成8个各具特色的基地。三道沟镇仙人洞千亩果树基地、红土崖镇红一村千亩张杂谷基地和六道岔千亩沙棘基地以及千亩食用菌基地、六道江镇东村苗圃基地、七道江镇新立千亩药材(主要是枸杞)基地、河口街口里岔沟千亩瓜果基地、板石街道吊水村千亩蔬菜建设基地。2013年全区实现特色农业产值1452万元,户均增收4840元。
实施食用菌富民工程为稳步推进浑江区食用菌产业集聚区建设进程,我们加快六道江镇东村、七道江镇群生村、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等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以大山合集团公司为母体,采取“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6211”食用菌富民工程顺利推进,生产品种有黑木耳、杏鲍菇10余种,累计达到1500万袋。在食用菌生产比较集中的东村、群生村等地,全区先后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2家,合作社成员达到267户,合作社充分发挥了龙头和中介作用,在生产经营上采取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确保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扎实推进棚膜蔬菜工程建设
浑江区把全面组织实施浑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位推动。中天农业生态园及大山合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投入资金3000万元的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2224多万元的省新菜田建设基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备受市、区关注的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整个园区已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日光温室300栋、大棚500栋、修筑机耕路4000米、输变电线路2公里、机电井90眼、围栏3000米、种植果树10000株、灌溉支管路4000米、园区护堤1800米。
在推进棚膜蔬菜工程建设过程中,浑江区建立健全蔬菜服务体系。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步伐。今年重点试验示范推广新、奇、特蔬菜新品种,通过申请省级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20万元,在七道江村蔬菜基地示范种植绿峰黄瓜、新概念黄瓜等30个品种。此外,他们还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开办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蔬菜生产,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全年共办蔬菜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依托专业生产大户,加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蔬菜瓜果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地标识等制度,全年已有豆角、芹菜、香菜、茄子、黄瓜等10个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检测认证,累计获证无公害蔬菜产品45个,基地面积6000亩。A级绿色大米生产企业1户,基地面积5000亩,其中七道江村、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标准认证。
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按照“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要求,该区全力建设以资源为基础的名、优、特农产品产业化体系。2013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
遵循“立足产业、服务市场”的原则,培育发展了以林蛙油加工为主的永利药业;以万隆、万达为主的养殖企业和以绿色山珍食品为主的苦妹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群。全区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79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24家。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辐射带动农户8643户。
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休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浑江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2013年,申报国家休闲旅游三星级企业2家,五星级企业2家,新建、扩建休闲旅游农业企业10家。如中天农业生态园项目集农业种植、现代农业展示、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一期规划占地500亩,现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20栋,大棚70栋,全日光智能温室4000平方米及观光、旅游等配套设施,园区已于去年9月30日营业,园区内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可年产蔬菜水果40万公斤,同时可带动周边农户400多户,发展温室、大棚600栋,年产蔬菜500万公斤。
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16.4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3元,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