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人在他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从农村到城市务工,为生活打拼的川籍农民工。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却是另有不同:首先,他是一个从辽宁丹东来四川发展的东北小伙子;其次,他没有选择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而是选择了邻水县柳塘乡,在蜀中农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就是跨越距离来邻水,三次天灾打不垮的东北草莓小伙——万初野。
爱上农村
远赴邻水种草莓
“我从事农业项目是因为家里长辈都是干这个的,而来邻水投资农业就纯属偶然了。”12月21日,在邻水县柳塘乡大河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草莓园里,22岁的万初野向我们讲起他在邻水的创业故事。
“18岁开始,我就跟着家里人种草莓,种蔬菜,很想自己独闯一片天地。”原来,万初野是辽宁丹东人,家里人一直从事蔬菜和草莓种植,他父亲万里还是辽宁丹东草莓研究所的高级技术员。从小耳濡目染之下,万初野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20岁那年,他独自种5亩草莓丰收,一年就收入10多万元,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现代农业的巨大魅力。
2012年9月,他陪被邀请到邻水做技术指导的父亲来邻水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便开始和父亲讨论过来投资的可行性。一番调查后,万初野发现邻水县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种植草莓和蔬菜,于是便决定不远千里来邻水当农民。
2012年9月下旬,他便来邻水承包下占地700多亩的现代农业园,种植蔬菜和草莓。
全力抗灾
600亩草莓仍被毁
“一开始是我爸带着我试种,试种成功后他就回北方了。”2012年冬天,万初野试种草莓成功,随后他决定在没有父亲指导的情况下扩大规模。
2013年3月,他开始大规模育苗并计划种植600多亩草莓。然而,母本苗刚栽下,草莓园就遭遇持续干旱。“园区工人的力量不够,柳塘乡党委政府就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帮我抗旱,几十个人来帮忙抽水、挑水的场景我永远都忘不了。”万初野说,在大家帮助下,他总算熬过干旱。可惜好景不长,5月底的一场大雨又把所有苗子都淹了。水退后,柳塘乡党委政府又带着全乡党员干部帮忙清淤、洗苗,保住了苗子。
谁又能算得到,草莓园躲得过前两次天灾,还是没躲过6月初的一场洪水。退水后,万初野看着被洪水淹没了两天两夜的草莓园,心情复杂,一直念叨着“全完了,全完了……”
“原地复活”
还将建厂生产草莓酒
“当时我们都想,业主亏了钱一定会拍拍屁股走人,我们的土地租金、务工工资都要和草莓园一样打水漂了。”大河坝8组村民何碧珍说,让人想不到的是,灾后第三天,万初野就开会表决心:不会走也不会少村民一分钱,要留在柳塘乡继续发展现代农业。
“一方面我和邻水已经有了感情,另一方面我不喜欢当逃兵。”随后,万初野认真分析了失败原因:园区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应对天灾的能力有待加强。针对这两点,他和当地政府部门一起修排水管、建滴灌设施,并对草莓园旁边的河道做了防洪治理。
基础设施修好后,万初野重振旗鼓,从北京空运来苗子又种下了30来亩。今年11月底,这批草莓开始采摘。万初野说,30亩草莓的采摘将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累计纯收入将超过30万元。“好事多磨,但是我对喜欢邻水,喜欢四川的感情没有变。明年我准备扩大草莓种植规模,并在邻水建厂生产草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