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亩鱼塘是啥模样?河口区生态渔业区告诉你,它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北部滨海地带。说是世界第一,没人有异议。
3月中旬,记者驱车来到河口区百万亩生态渔业区。一下车,一股与市区截然不同的海风吹到脸上。放眼望去,无边无际。河口渔业局渔业技术站站长宋伟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不仅渔业资源丰富,还有丰富的风能,未来会同时利用渔业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地热能资源、旅游资源等,开发建设新能源利用基地及渔业生态旅游项目。”
站在一期工程建设处鱼塘岸边,水中海参清晰可见,一个个盘踞在塘壁和人造礁石上。“池塘里的海水引自渤海,今年已开始收获头茬海参,‘河口海参'正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宋伟说。
据介绍,河口区生态渔业区东起挑河、西至潮河、南起生态河滨海大道、北至负5米浅海等深线,面积100万亩,分为浅海50万亩和滩涂50万亩两大板块。50万亩浅海主要以浅海增养殖及新户渔港区的建设为主,规划30万亩筏式养殖区、20万亩贝类养殖区,实施贝类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50万亩滩涂以海参养殖、立体养殖、原盐生产、滨海小城镇及海产品、原盐深加工建设为主,自规划的防潮坝起,向南依次发展20万亩海参养殖区、20万亩立体养殖区、10万亩原盐生产区。
“生态渔业区,可不仅仅是养鱼。”河口区黄蓝办副主任郭树勇说,渔业区将全面整合浅海滩涂资源,建立“初级海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高级卤水晒盐、苦卤制镁”的海水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发展高效生态海洋经济为引擎,发展循环产业,开展生态保护与高效养殖、盐业生产、新能源开发等多种经营方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口区未利用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包括129.9万亩国有未利用地和31.2万亩集体未利用地。根据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规划设计,大片未利用地将根据土地性质和区域特点,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则建。生态渔业区20万亩核心区已经建成,完成投资12.3亿元,主要包括改造提升老旧池塘10万亩、建成标准化池塘6万亩、建设盐池4万亩、建设15万方育苗水体和道路建设。通过2013年的开发建设,项目区内渔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态渔业区的潜在投资效益。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渔业区的投入力度,投资3000万元实施河口生态渔业区二期工程,包括道路、沟渠与养殖池边坡衬砌,新建一条长2819米的道路,从海防路北首至郭局桥,进一步便利生态渔业区交通运输。”郭树勇说,截至目前河口生态渔业区二期工程已完成立项、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已有两施工企业开工建设,预计7月初完工。
因为海产品的良好市场前景,众多企业纷纷入驻生态渔业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社会各类资金将达到5.3亿元,主要用于新建标准池塘3万亩、育苗场10万水体,以及改造池塘2万亩。
“山东华春渔业公司、东营青瑞水产养殖公司等19家渔业企业现在已落户生态渔业区,山东龙祥公司已投资3亿元建设标准化鱼塘和附属设施。”郭树勇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