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三农 > 地方三农 >

端稳手中的饭碗——吉林代表热议农业发展话题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09:19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吉林日报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并表示要“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国之根本。如何发展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农业的发展更是牵动着全国的目光。近日,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吉林省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围绕农业发展话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将生态农业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过去1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却告诉我们: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如何让农业发展既能满足粮食生产需要,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车黎明委员提出,应将生态农业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就是既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又要尽可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尽量避免由于农业生产所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发展走上一条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车黎明看来,生态农业应该符合三个标准。一是“环境友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尽量设法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二是“要素支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能过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提高,还要建立轮作、间作甚至休耕等制度。三是“可持续”,土壤肥力不能持续下降,地下水位不能逐年下降,可耕作层不能日益减薄。

  “将生态农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需要对现有的理念、技术、政策及措施进行创新与改革,最好先选择局部区域进行试点,取得典型经验之后再推广。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生态环境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基础,是非常符合试点要求的省份。”

  车黎明说,目前,吉林省已经开展了测土施肥、秸秆还田、膜下滴灌、退耕还林等多项工作,如果将吉林省确定为试点,将有利于把上述技术、措施整合配套,统筹谋划,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农业产业化”

  随着产业经济时代的到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被普遍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由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资金匮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通过金融手段解决资金问题,是人们最直观的想法。可徐涛委员却认为,现行的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支持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徐涛说,近年来,中央与地方财政每年都拨出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但由于资金量有限且分头管理,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商业性涉农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能力的不足也制约了信贷的投放。

  徐涛建议,应该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把支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发展土地金融、吸纳邮政储蓄回流、建立国家作业保护基金等,从而逐步扩大资金规模。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支农业务具有一定风险。那么,该如何选准载体,降低风险?徐涛认为,应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集种植、养殖、休闲、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为一体的观赏农业和生态农业。

  “农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是严重不对称的,金融支农的机构应该尽快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徐涛表示,应加快培育农业资本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兼并收购中小企业,深化其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专业性中介机构,建立专业性投资基金,鼓励龙头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帮助其多渠道融资。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业产业化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该向哪里转移?韩真发委员认为,小城镇在接纳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具有量大面广、转移成本低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适应性问题。

  但是,没有产业支撑就无法实现城镇化,也无法养活这些新增人口。韩真发说,城镇化需先有产业集聚,再带动人口集聚。“发展现代农业,挖掘特色产业,以产促城、产城融合,这才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在韩真发眼中,“以产促城、产城融合”是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最适合小城镇发展的产业莫过于现代农业。他建议,应该在小城镇中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将其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效衔接,从而提高土地收益,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在小城镇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关键。”韩真发说。

  他进一步解释,小城镇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产地近,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还便于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就近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较齐全,可以实现与企业资源共享,降低社会成本。

  韩真发建议,应当将现有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集中起来,在特色农产品集中区重点扶持几个“牌子硬、品质优、效益高”的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资金、技术,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走出一条“树龙头,拉基地,促出口,增收入”的路子。

  “还可在龙头企业集中的小城镇,设立特色产业加工园区,实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使其成为产城融合的又一重要载体。”韩真发充满期待地说。

热词:

  • 每日农经
  • 致富
  • 致富经
  • 乡土
  • 农广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