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乡下走访时,看到一位正准备春耕的农户,只见他神情自若地拿出电话打给几公里外的一家乡镇农资经销店,告诉对方自己需要的一些种子、化肥品种与数量,半个小时后,农资店就把他所需要的农资送到地头。
目前,在农村经营农资产品,无非都是固定场所门店,琳琅满目的柜台前,经营者坐等上门有求的农户。农民朋友选购农资产品,也是惯于人到固定的农资经营点,直观地进行挑选,然后走人。所选到的农资商品,多数情况下是要拿回家里放置一阵,待到生产时拿到田间使用。有场地的还好,能避免雨淋日晒。没场地的甚至干脆就放到人居住处,这样农资气味不仅污染了室内衣物,对人体健康更有影响。农民长期固守“有钱不买半年闲”思想,唯有农时才买的习惯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家中存放条件的限制。而在农资经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能从消费者的心坎里着想,创造
“与人方便就是利”的经营思路,实际上是打通了顾客购买力的消费“软肋”,“总想走近你”,带着感情经营,赚的是人性化利润,比起原来那种坐等客来的老方式,这样的经营理念反倒高明得多。
农资经营当中,总能听到“不好做”“越来越难”之类的怨声,这是保守的说法,因为缺乏换位思考,自认为自己如何如何,满盘棋只顾自己来下,所以看不到旁观的异议,也就难于发现自己走棋中的缺陷,这种缺陷就是营销中的败笔,以至于自己走输了还看不到原因,这是多数从业者的毛病。而把农资经营柜台搬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虽不是万全制胜之策,却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做定会在过硬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基础上,又会是“锦上之花”的添笔。相对于勤劳朴实的农民朋友,能得到如此方便的服务,让劳动更简单省事,也算是一件快乐的事。
(刘如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