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维
大年初一的晚上,南京夫子庙旁游人如织。但陈东元的生意却不怎么好,好几个小时才卖了100多元钱的臭豆腐,想着家里的孩子和双亲,他盘算着,早点回去算了。
陈东元来自湖北荆州农村,来南京已经3年了。和爱人摆了个卖臭豆腐的摊子,一个月下来至少也能有七八千元的净收入,远远高出在老家工厂打工,他对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时常会想起在老家的女儿。“今年六岁了,长得像她妈,瓜子脸大眼睛,漂亮!”
自从来了南京后,他就没有回过老家过年。怕耽误过年赚钱?嫌回家花费太高?担心过年应酬太多?似乎都是理由,但又不全是。他只是内心深处觉得,就算要回去也不能现在这样回去:“难道告诉人家我一个大专生在南京卖臭豆腐?”
对于未来,陈东元考虑过,但是也很模糊。他明白,自己迟早还是要回到老家的,南京太高不可攀了,他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扎根。只希望等攒点钱,然后回去做个小买卖。“我老婆想开个服装店,我想开饭馆,还没合计好。”至于这一天还要等多久,陈东元思考了一下:“至少要七八年吧!”
对于眼前,陈东元最大的心事就是孩子。今年过年前,他把小孩和双亲都接到了南京。白天带着家人去各大景点逛逛,晚上自己出来摆摊。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想把孩子留在南京。尤其是今年孩子该上学了,陈东元希望她能接受“大地方”的教育。但是他不知道像他这样的情况孩子怎么在南京就读?会不会受什么限制?
记者告诉他,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城市是必须接纳的。这让他稍稍放了点心。陈东元说,他对于生活的期望并不高,因为怕实现不了,就会不开心。“其实我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早点回家陪陪父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