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赐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时序流转,又是一年新春到!年,从冬的深处踏歌而来。过年,就像吹响幸福的集结号,不管路途远近,亲人回家团聚,这不变的情结,让城镇和乡村充满温馨、兴奋和甜蜜的味道。
春节,因为处在年度周期与四时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以辞旧迎新为主旨,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大红灯笼挂起人们对福星高照、吉祥如意的渴求和期盼;通红的春联书写对锦绣前程、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朱红的窗花,从灵巧的农妇之手剪出,剪个龙马精神、剪个牡丹吐艳、剪个丰收锣鼓,一时间扮美了勤劳致富的农家小院。正月初一零点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进入鼎沸状态,人们以惊天动地的爆竹与升腾的焰火,昭示并迎接新年的到来。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的任何节日,能比得上中国的“年”这样隆重热闹,喜庆祥和。民众热衷于在新年伊始表达自己的人生愿望和喜悦之情,他们不断地投入到贺岁、拜年、送穷鬼、接财神、迎喜神、过人日、舞龙舞狮、逛庙会、赏花灯等年俗活动当中,掀起一个又一个年节小高潮,直到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尽情“闹”过元宵才算圆满。
年,是全民参与的狂欢节日,是一首民族的集体抒情诗。过年了,一切都以年的名义更加美好。祈福求祥、趋吉避祸、喜庆团圆的年文化心理,让普天下中华儿女在同一时间段里将内心的美好释放。过年时全民表现出来的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环境美、民俗美,特别是以亲情、友善、慈爱、宽容、互助、慷慨、童心、浪漫等等为内涵的心灵美,展示了一个社会人性美可以达到的高度。
在乡下,现今仍能看到淳朴的老乡给草木、家畜也过年。家里的枣树贴上“红枣大吉”,堂屋的墙上是“满院春光”,出门的照壁上贴着“抬头见喜”,牲畜的圈门口贴上“六畜兴旺”,村口的老槐树也贴上“向阳花木”、“风调雨顺”的红春联……在农人心目中,草木知春秋,草木也知年。人有命,草木也是一条命,命与命都是平等的,你尊重了其他的命,其他的命也尊重你!庄稼会用枝叶关情,用花、果、种子回报。
春节民俗,是一种全民性的营造和谐美好、文明幸福生活的价值取向。人们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理想,统统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营造了一个轻松欢快、相对自由的生活时空,一个可共享亲情、可分享美好的理想世界。
由春节的美好,民众获得自豪、愉悦的心理体验与满足,对携手创造文明诗意生活充满信心。这也引发我们更多遐想和期待。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饥食渴饮早已不是问题。但物质主义,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过度竞争,却往往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和精神孤独感增强。人们不仅需要在传统节日的温暖中找到“家的感觉”,也需要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团结的机制、审美的机制,共建共享更多公共生活空间,创造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营造更加文明和美的共有家园。
除了需要政府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爱心、微笑、文明、礼让等等,也都是一种公共资源,是无价之宝。
今年的春运回家路,因为有关部门和志愿者的行动,多了一些温馨场面:交警为骑摩托车返乡过年大军开道护行;车站里新添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区域;“春运说吧”让旅客的思念先回家;免费的一杯姜茶暖人心;爱心包子、爱心救助基金让特需旅客不再“囧途”;农民工输出地政府用佩戴大红花的大巴车“接您回家”,让在外打拼经年的游子顿时百感交集,泪湿眼眶……友善的关爱,因为真诚,所以感人;因为尊重,所以美好!不让大众带着受伤的负面情绪回家,公众的情感就会集合成一股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易经》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民族昂扬进取精神的写照。在全面深化改革,十亿神州同追中国梦,切实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今天,我们要发扬马不停蹄精神,对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马上改革,对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马上纠正,对养成文明友爱社会风气马上行动。人人同心向善,求真务实,奉献美好,社会就会呈现出我们所期望的美好的样子。
祝大家新春万福,马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