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新疆的变化,就去托喀依乡吧,这里的维吾尔族人民日子越来越好。”听说记者新春走基层采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宣传部副部长李沙平向记者推荐道。
农历马年春节前夕,记者刚从阿克苏下飞机,又驱车120公里,来到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阿拉尔市托喀依乡。
虽然是深冬,地面温度达到零下7摄氏度,在乡政府外面的街道上,仍然能看到一簇簇的维吾尔族百姓聚集在一起聊天谈笑。
“2013年托喀依乡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而在三年前,这里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人民富裕了,日子红火了。”乡政法委书记郭勤军介绍说。
在乡政府刚建立的妇女创业园的厂房里,记者看到近30名维吾尔族妇女在学手工编织地毯。“通过冬闲时间来学习织地毯,一个冬季收入近2000元呢,而且乡政府还是免费培训,专人指导。”来自四队的古丽娜尔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里学习20天了,已能独立编织地毯。
近年来,托喀依乡通过改良土壤、提高村民的农业技术管理水平、鼓励村民多元化创业增收的方式,提高村民的收入。目前,该乡1万多亩耕地实现了现代化农业滴灌,推广林果业2万亩;建立农村合作社,试点推行土地集中管理,村民以土地、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村民每亩地可实现分红2000元。
政策好了,收入高了,民生工程也件件得到落实。
在乡政府对面约300米处的中心学校,学生已经放假,校园仍保持着干净整洁,住着几名守校的教师。“以前这里的教室都是危房,在实验楼里上课,没有食堂,师生们在宿舍里做饭就餐,操场上一跑尘土飞扬,校园围墙都是铁丝网。”教师阿依古丽·托合提告诉记者。
“现如今这里不仅新盖了教学楼,操场实现了硬质化,还新添置了教学实验器材和教学用品。教师、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中心学校实现9年义务教育。为解决各大队路远、孩子小、上学困难的问题,在各个队设立了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分点学校,配备专职1~3名教师。目前,全乡适龄儿童已实现百分之百入学。”校长木合塔尔·拜克日说道。
从托喀依乡乡政府出发,车子沿着柏油路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到了与乡政府隔河相望的二队。“你好啊,郭书记!”看到郭勤军,在村口的几名维吾尔族农牧民纷纷上前和他握手。二队村支部书记阿里木·萨依木告诉记者,郭勤军每月都会到二队两三次,这里的大部分农牧民都认识他。
一排排整齐的黄墙红顶的砖瓦房,太阳能路灯位于路两旁,就像一列列守卫家园的胡杨,在凛凛寒风中煞是好看。
走到二队新盖的廉价房最后一家,主人吐尔逊·托合提的妻子热情地端出了家中的核桃、苹果等招待我们。他家2013年12月住进新房子,这套房总价13万元,国家各种补助5万元。“因家中困难,我们以前住的房子已成危房,幸亏党的政策好,使我住进了明亮的房子,感谢政府。”吐尔逊·托合提的妻子一边向记者说,一边在擦眼泪。
乡党委书记王文波告诉记者,托喀依乡是隶属阿拉尔市管理的维吾尔族乡镇,有5000口人,耕地15万亩,草场30万亩。
“以前这里的人大都以放牧为主,点多、线长、面广,各村农牧民居住分散,一件事情通知一遍要15天左右,居民就医上学很不方便。现在实现了公路到门口,医疗卫生全覆盖,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固定电话到户,部分农牧民家里还添置了小汽车。”乡长沙塔尔·玉素甫说道。
“我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乡镇,希望也能享受到南疆四地州的优惠政策。”记者临走时,王文波说出了他的愿望。
(本报新疆阿拉尔1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蔡侗辰 本报通讯员 刘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