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阮蓓
四川省阆中市方山乡农民素有种植生姜的传统习惯。“雪洞村444户1500多人,家家户户都种姜,但以前一直不成规模。”日前,方山乡雪洞村党支部书记冯林告诉记者,该村于2004年成立了方山乡雪洞村生姜协会,由于生产基地多处于山区,多年来路、渠、池、沟未得到完善,老百姓种一年销一年,积极性不高,加上无品牌卖不起价,有些村民索性撂地不种了。
如何让老百姓依靠生姜实现真正富裕?2007年初,冯林牵头成立了雪洞生姜专业合作社,并全票通过兼任理事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通合作社发展的“毛细血管”:当年就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基本农田改造等涉农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改造了合作社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的基础设施,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型,田网、路网、水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后,合作社又成功注册了“雪洞牌”生姜商标。
科技创新提升效益
“有了品牌后,当年全村种植的500亩生姜亩产就达到3000公斤,在本地市场上每公斤卖2元钱,亩产值6000元左右。”但在冯林看来,还需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拓宽市场,才能赢得更大的效益。于是,合作社带领姜农们开展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攻关,探索出了建温室大棚种姜、地膜覆盖种姜技术,并发明制作了8台专门用于平地密植种姜打姜窝子的机械。“用打窝机种姜栽得多,种出的姜卖相好产量高,亩产可达1万斤。”冯林向记者细数“平地窝子姜”的优点:8月份贮藏,可存半年,比普通生姜提前上市,产值高,“普通姜总成本2000元左右,亩产5000斤,按1.5元一斤算,除去成本,毛利润5500元;而窝子姜总成本4000元,10000斤也按1.5元一斤算,毛利润可达1.1万元。”
同时,合作社还开发利用无菌生姜技术,充分重视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协调管理,在生姜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平均每亩增产30%以上,控制姜瘟效果90%以上。“合作社嫩姜最高可卖10元一斤,去年销售1200多吨,销售收入3600多万元。”冯林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基地规模已经覆盖了阆中市方山、老观、西山、龙泉、解元、五马等22个乡镇,这些新技术也开始全面推广。当地姜农全部窖储姜种,通过这种方式向其它基地乡镇供种,每公斤售价都在7元以上,利润高出一倍多。合作社从2008年以来生姜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其中雪洞村村民种的500多亩生姜,年产量均在200万公斤以上,人均生姜收入超过了1万元,一跃成为全乡的“首富村”。
深挖生姜增值空间
通过加强引导、强化科技,“雪洞生姜”的规模越来越大。
良好的发展环境孕育出一大批致富能手,村民王占发就是合作社“土生土长”的一名业务骨干。他告诉记者,为使生姜在有限的土地上达到更大的产量,他提出生姜不同用途需要采用不同种植方式的技术观点,探索出生姜多种催芽方式、病虫综合防治、地膜覆盖、遮阴网栽培等技术,并深度开发窝子姜栽培和大棚生姜栽培等,解决了生姜密度、产量问题,早、中、晚搭配种植,“姜蒜轮作”解决姜瘟,创造出亩产值比常规种植翻几番的佳绩。“目前我们建立了两个生姜保鲜库,3万吨生姜制品生产线,年加工生姜27万吨,开发了姜油、姜片、姜茶等22个系列产品,为姜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一条龙服务。”
因示范带动效应显著,雪洞生姜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获得“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在合作社组织带动下,形成了以方山乡雪洞村为核心、辐射周边30多个乡镇、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近6000万元的生姜生产基地,“雪洞生姜”知名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合作社不断加强与市场的连接,深挖生姜增值空间。冯林告诉记者,合作社与数家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签订了常年供姜协议,并与当地以生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5万亩生姜销售畅通无阻,亩均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还开拓建设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通过“一站通农业网”发布产品市场信息等。近年来,通过合作社组织外售的生姜就达15万吨。
“合作社根据产姜淡、旺季间市场价格波动大的特点,充分挖掘旺贮淡供潜力,探索出建设简易贮藏大窖的成功模式,既帮助社员贮姜,又发动农民自行建窖贮姜,有效解决了社员卖姜难和种姜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仅此一项,可使社员增收翻一番。”对于成绩,冯林并不满足,对于合作社的未来,他还有更长远的设想:“2013年已经通过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生姜认证,今年将推广地膜早栽生姜、设施大棚生姜、窝子姜栽培2000亩以上,继续推动‘雪洞牌'生姜系列产品包装上市,扩大绿色生姜标准化种植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