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漫舞,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最后一块千亩玉米收割完毕。今年,垦区遭受了多年不遇的严重涝灾,面对农业发展遇到的巨大压力,垦区采取强有力的抗涝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发展现代农业进程逐渐加快,通过实施“3211”工程,即农业总产值实现30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亿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北方高寒半干旱地区大豆玉米“早高密”栽培技术模式。
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调优、调高、调特。他们实施“压豆麦、扩玉米、强经作”,从而突出特色,增加了效益。玉米种植从2010年1万亩增加到今年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玉米秸秆作为牲畜饲料,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在发展粮食作物的同时,还重点种植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并且在邻近111国道两侧的农场分别建设了3个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实现了以最小土地面积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强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地企合作共赢。今年垦区各农场及农场职工积极与周边乡镇进行对接,采取租赁、代耕等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效益,全局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4.4万亩(垦区外部流转耕地81.1万亩),创历史新高。
他们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统一经营示范田,今年全局统一经营示范田面积达到23万亩(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发包);统一管理规模田,采取定地号、定作物、定承包人“三定”方法,按照统一区划布局、统一农艺措施、统一整地方式、统一生资供应、统一收获、统一产品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由农场或生产队进行全程代耕服务,生产收益全部归员工所有;反租倒包流转田,针对种地面积小、机械力量差、耕作水平低的小户,实行以合理价格进行反租倒包,使这部分土地流转给农场,由农场进行统一经营。
加大粮食仓储建设力度。今年新建钢结构标准粮食储备库11万吨、建设烘干塔12座,不仅有效解决了湿粮转化难题,提高了仓储能力,缓解了周边农村卖粮难问题,同时为保证国家粮食存储量增加了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