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不过对个体而言,身体的健康是本钱。当然还会有人说家庭,无可厚非,作为集群生活的人类,家庭的概念对谁相信都会很重要,除非他是那些宗教背景下,所谓的脱俗之人。除此之外,还会有更多的朋友说出各种的重要,记者认为,这些都只点到了外相而脱离了本质,当你站在医院病人床前,看到他无助的将希望寄托在各种医疗器械的时候,或许能够想到,只有健康地活着才重要。
健康是“1”
人生的所有财富和名誉是无数个“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如果没有这个“1”,人生也只是一个“0”。
11月6日,记者去医院看望朋友的姥爷。路上顺利,一小时后到达了位于大兴某医院。想想上次进医院还是两年前,当时看望骨折的朋友,无非是打着石膏行动不便,我们仍然欢声笑语,临了儿还驾着他出去撮了一顿,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这哥们伤的好,工资照拿,单位报销,上这疗养来了。
再往前,就自身而言,倒是上高中的时候很可笑的住过一次医院,细节不表,总之是外力作用下的被逼无奈。也是外伤,不过想象过程仍然愉快,当时同房有位北京的老大哥,地道的侃爷,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哥们,当时就属我们屋热闹,小护士们也爱来这里,我们有说有笑的过了10多天。
这次,消化内科病房,气氛完全不一样,前台的护士们都在忙工作,鲜有说话,偶尔的交谈也是病人,病房。出来进去的应当都是病人的家属,或者临时的护工,看似一个个心事重重。
朋友的姥爷今年81岁,又值秋冬换季,坦率的讲各种疾病,哪个来都很正常,老爷子自己也看的很开,家中各位也都很明事理,所以在他这屋倒有些舒缓的感觉。不过,这屋还住着一位病人,记者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场景,上边一根管从鼻子插进去,下边需要插尿管,必要时还需要吸氧管,手上还打着点滴。枯瘦如柴,脸色苍白,双目已无神采,躺在床上半靠着枕头发呆地盯着前方。“他今年24岁,当过兵,在训练中不幸受伤,胆已经摘除,五脏受到伤害,大小便失控,这辈子基本交代了。”朋友小声说。
天地万物,各有所归,我们没有能力帮助他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也就没有了同情的资格。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感慨以及感谢,感慨生活的无奈,感谢哥们现在还有健康的身躯,还能快速的思考,并且在电脑前迅速的写作。
记者没有像他一样,所以不知道那时的心情,不过以电影,电视剧,书籍等我们通常的认知来看,这时的他一定看透了人生,一定放下了爱恨,一定怀念当初的美好。不过,其实这都是在扯淡,因为首先,我们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无权总结;其次,这些状态为时已晚,不是亡羊补牢。所以回来,就当下的我们能做什么呢,天灾人祸我们不去想,但对于自己的身体,我们却有一些可以运作的机制,来保持健康的状态,不去谈如何锻炼,如何滋补,心情如何重要。
因为他们都不是我们的充分条件,记者见到过只拿遛弯儿当锻炼,却能活到百岁的人;也常见到农村的老奶奶和老爷爷,一辈子没吃过补品照样已过百岁。对老百姓来讲,没有能力负担的起某些昂贵的补品;说到心情更是无稽之谈,一人一世界,你哪能知道你的好不是他的坏呢!
那么什是我们能够健康活着的充分条件,又是作为生物个体基本共识的需求呢,很简单,一个字吃,老话讲的好,“还想吃,还能吃,就没事”。如果在其上加一个界定的话,简单的吃。
素食的尝试
本来没有资格来论述素食的功效,因为记者从前“无肉不张嘴”,直至近半年才感受到,大肉有时并不那么可口。或许对于一个即将30岁的人来说,确实因为已过青少年,直奔青中年,各部分机能已经快无上升空间时的自然反应。
想象上大学时的吃饭,只要饭桌上有的肉,绝对不会剩下,素菜那是有女生时才装模作样体贴她们的把戏,我们才懒的对它动筷子。现在大家在凑到一起,一点大肉都会说少来少来,一说素菜一个比一个来精神,就算是吃涮羊肉,各种蔬菜也成了主角,不是我们会养生,真的是身体自身会调节,或者说前些年我们体内积累的债太多。
那么好,顺其自然的趋向就是素食主义,网上是这么说的“素食,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在美国有1/10人口、英国有1/6人口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悄然传播的素食文化,使得素食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时尚的标签。素食,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环保、健康生活方式。”
不论它的社会符号价值,记者打算实践一月,就从这周开始到十二月底结束,只吃蔬菜和水果,大肉与我无关,美酒随风远去,再配以适当的锻炼,看看到时如何。
就此臆想,想必困难重重,一天两天没问题,一个月远离我的酒肉伙伴,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过这并非一时的冲动,记者心中当然有计划,有目标,希望回来时能有满意的效果。
喝粥的心安
就吃而言,记者倒是欣赏佛教与道教,清单素食为主。当然我们不修行,也不用装腔作势,偶尔的大鱼大肉,白酒啤酒也无伤大雅,但平时的调理应当上心,就像记者酒后一定要喝上一碗热乎的白米粥或者小米粥一样,粥这种百姓家常有,有到我们都快忘记的宝贝,就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粥食有的重在散风去热、甘润降火、消烦解燥;有的重在养胃健脾、益肺宁心、滋阴润燥;有的重在润肺养肝、益精生血、壮肾强筋,都不失为保健佳品。经常服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对中老年人尤为适宜。
在做饭的种种技法里,做粥可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抓把米或面,扔到水里,煮开了就是。但千万可别小看了这简简单单的粥,其中还包含着不少的营养健康“大学问”。
首先,粥大都是以米、面、杂粮为原料,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原则。做粥时,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等粗杂粮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一锅粥”,“粗细搭配”唾手可得。通过喝粥,每天吃1~2两(50~100克)粗粮的目标可以轻松达到!第二,粥的包容性强,想来点“腥”,鸡鸭鱼肉蛋奶都可以加进去;想吃清淡的,可以加蔬菜、水果等;想“炫富”,可以加海参鲍鱼山珍海味;想“平民”,加地瓜山药土豆;还可以任意组合,很容易实现食物多样。其三,用来煮粥的杂粮,一般不需要研磨加工,谷类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都会全部保留下来,避免了营养物质的流失。
做粥最基本的原料是谷类食物,如果一份“粥”中没有谷类食物,也就不应该称其为粥。从组合上,我们可以把粥分为基础粥、肉粥和素粥。发挥你无限的想象力,在“基础粥”上增加不同的原料就可以做成各种口味、品种多样的粥。
有朋友问什么是好粥,针对这个问题,专家在网上、在电视、在报纸上都有很多的观点,各种书籍也是铺天盖地。当然,他们都没有错,而且写的都很好,不过记者认为我们活着应当顺其自然,没必要去按照某人的高招去做作。所以就一点,自己喝完舒服的就是好粥。我们应当明白一个道理,身体的结构是统一的,它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冬天需要穿棉衣,夏天就可以光膀子,用不着听别人忽悠,难受的时候它会给我们的大脑传递信息,而满意的时候,它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我们如是观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