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刘强
黑龙江,我国著名的大粮仓,其常年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但今年天公并不作美,先是四五月份的春涝,之后在进入主汛期后又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但大灾之年黑龙江粮食依然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在诸多增产因素中,气象为农也是防灾减灾助粮增产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黑龙江省气象部门是怎样为农服务的呢?
大片大片的玉米和水稻田进入眼帘,有些已经黄透,有些则将黄未黄,高速路上不时有运载着收割机的车队在往田里赶。秋收时节,记者选择了佳木斯市所属的全国产粮大县(市)富锦市去看个究竟。
何时播种有“耳目”
刘义坤是长安镇务本村的玉米种植大户,今年种植了300亩玉米,他告诉记者:“今年虽然有灾,但玉米单产(测产)却比去年增加了100斤,总增收2.1万元,这多亏了有气象信息的帮助。”
刘义坤所说的帮助首先体现在春播这个关键时节,因为今年的低温春涝,所以适时播种成了春天里的一件大事。相关气象信息的预报,除了大喇叭、显示屏外,还要以短信的形式发到每个农户手机上。刘义坤就是根据富锦市气象局发的“抗春涝、保春种重要天气信息专报”的提示,5月6日进行播种,结果一周之后就迎来了一场降雨,5月下旬玉米苗就破土而出了。
富锦市气象局局长王锦冬向记者介绍,在5月,富锦市气象局准确预报了22日到28日全市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有明显回升,有利于大田抢播抢种,相关部门组织农民抢播、抢种、抢插秧,至5月底,全市大田播种基本完成,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田管收获有“跟班”
指导农民完成播种,仅仅是气象服务粮食生产的开始,接下来,气象部门还要用天气信息指导农民夏管和秋收。
长安镇长安村农民朴明强今年种植了120亩水稻,他说:“科学种田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服务,别的不说,所有的打药都需要先看天气预报。每年的6月下旬是水稻潜叶蝇的高发季,需要打药预防,但有雨就不能打药了,而且打了药之后至少要维持4~6个小时的晴天好让药效逐步发挥作用,这样既能保证效果也能节约成本。”
大灾之年,朴明强的120亩水稻单产(测产)增加了100斤,总增收1.5万元。在算出这个账之后,朴明强开心地笑了。
长安镇太安村是当地的马铃薯种植专业村,村里有一个淀粉加工厂以消化马铃薯,在村委会办公室,由气象部门制作的“太安村简介及马铃薯生育期气象条件”的科普资料醒目地挂在墙上。村会计张鹏是兼职不“兼薪”的气象信息员,他告诉记者,马铃薯的效益非常好,一亩纯收入能有2000元,自己拿不拿钱倒无所谓,关键是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充实。
村里的马铃薯种植大户王德说:“种庄稼从种到收都离不开气象部门,以前收豆的时候不看天气,地里开垄了开始下雨了,收不了豆不说,马铃薯粘了泥品级下降,还得白搭人工费。现在收获一定要看天气信息服务,今年就是根据秋收气象服务提示选了两个晴天,利利索索已经收完卖出去了!”
王锦冬说,富锦具有明显的大农业、大粮食的特点,所以气象为农也应该体现大责任、大服务的特点。气象部门需要不断完善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服务,同时还要顺应黑龙江“旱改水”(大豆改水稻)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对当家粮食品种如玉米、水稻等品种的精细化、点对点服务。
结构调整有“引导”
王锦冬说的结构调整在佳木斯市得到了验证,佳木斯市气象局副局长吕桂华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08年到2013年,佳木斯市玉米种植面积由282.6万亩增加到了76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由296.7万亩增加到了685.6万亩。
“佳木斯市粮食产量占到了黑龙江全省粮食产量的21%,这种种植结构调整是与全省同步的。顺应这种结构调整的趋势,佳木斯市气象为农的服务重点也应向当家品种集中和倾斜。”佳木斯市气象局局长冯德利说。
近些年来,佳木斯市气象局先后主持了“黑龙江省粳稻障碍型冷害量化指标体系研究”、“东北寒地水稻低温冷害动态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从2009年中国气象局的业务建设项目——“粮食(水稻)安全气象保障业务系统建设”开始与佳木斯水稻所共同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行观测,也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
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把今年粮食丰收的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种植面积增加;二是种植结构调整,主导作物种植面积排序依次为:玉米、水稻、马铃薯、小麦、大豆;三是科技支撑;四是防灾减灾。其中气象为农服务在后两个因素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气象局局长杨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和民众的财富聚集越来越多,因天气灾害而导致受灾后的损失也就随之加大。这种情形对气象公共服务和气象为农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粮食生产、立足主导品种,助力粮食安全、助力黑龙江现代农业建设,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