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风华正茂且多金,他们为何返乡当农民?

三农 四川农村日报 2016年01月08日 09:3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返乡务农三年,我先后投入了上千万元,从土壤改良,到良种引进,再到种植实践,每年都在积累经验,每年都在创新提高,如今终于等到了丰收的时节。”魏魁告诉记者,初涉农业时,自己曾拜访过一位知名的草莓专家,但因自己身上浓厚的商人气息而被拒之门外,后来经过他再三努力,专家同意加盟,但要魏奎承诺,种出让自家小孩都能放心食用的草莓。

  要种就种绿色生态,放心食用的草莓!带着这样的朴素情怀,魏魁回到草池镇,不惜投入比别人多几倍的成本,下定决心要为家乡打造一个绿色草莓的金字招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魏魁的坚持下,“瑞之源”草莓成了当地响当当的绿色品牌,并提升了草池镇草莓的整体形象,他本人也被推荐为简阳市骨干青年农民。

  “目前我们的草莓已供不应求,价格比周边的基地贵,但市场反响非常好。”魏魁告诉记者,目前重庆、成都的商家纷纷上门订货,有些品种的草莓还未成熟,海量的订单便滚滚而来。

  魏魁感慨地表示,做农业,靠的是良心,只有坚持绿色健康的道路,现代农业才有希望,未来他的草莓基地将坚持生态绿色之路,立志推动当地草莓行业的转型升级,他希望自己的探索最后能形成种植标准,并在家乡推广复制。

  返乡故事B

  不当家族生意接班人却做村民致富带头人,80后妹子把田坎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与魏魁不同,草池镇瓦厂村的戢静燕在返乡之路上走得更曲折一点。

  2015年初,戢静燕的故事曾见诸媒体,开宝马车当村支书,放弃家族的家具生意返乡种草莓,她这一系列举动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时隔近一年,她在农村还好吗?带着疑问,2016年新年第一天,记者走进了瓦厂村。

  “最近忙着拆迁,孩子都照顾不上,冬草莓又上市了,天天忙得跟打仗似的。”1月1日下午,再次见到戢静燕,是在她的草莓基地,她被围在来自成都和简阳的游客中,扯着嗓子招呼大家,采摘草莓,打包收费,忙得不可开交。“今年草莓的行情不错,平均一斤15元左右,全村种植了160余亩。仅此一项,便能为村民增加近200万元的收益。”戢静燕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地的情况。

  记得两年前,戢静燕带着“富二代”“美女”“80后”的标签返乡务农,竞选村支书,带头种草莓,曾一度引发社会关注,也遭受了不少非议。两年过去,她挺过了返乡创业的艰难时刻,用实际行动回应了非议之声,“在农村,青年女孩子也能有所作为”。

  这两年,村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作为村支书,她既要打理好村务,又要配合政府,负责完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在该村的拆迁工作。作为家里的一员,她既要呵护自家20余亩的草莓苗子,还得照顾蹒跚学步的女儿……公事和私事的相互交织,让这个从小被娇惯长大的女孩子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选择回乡,当初的因素颇为复杂,既有尝试新鲜工作的心态,也有换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戢静燕告诉记者,既然已经回到了农村,双脚沾满了泥土,那么她就会坚持下来,不图名利,用尽一身的本事和资源,在农村扎扎实实干出一番事业。戢静燕颇为感慨地表示:“返乡创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当前返乡创业渐成风气,但有很多在城里待惯了的人回到农村,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值得警惕。”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