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题:菜价肉价还将“飞”多久?
新华社记者林晖、于佳欣、郭强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2.3%,其中鲜菜价格与猪肉价格上涨占据主导因素,分别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和0.64个百分点。
为何近期菜价肉价持续高涨?价格还将“飞”多久?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调研。
现状:菜价与猪价“齐飞”
早上8时,北京市大兴区康庄公园早市,熙熙攘攘的人流把狭窄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
“最近菜价涨得厉害,到早市来买还能便宜点。”一位拉着购物小推车的阿姨告诉记者,她家离早市走路要半个小时,最近为了省点钱天天来这里买菜。
在这个离新发地市场不远、周边地区最大的早市,记者看到,尽管这里的蔬菜价格与超市相比较为“亲民”,但大量普通蔬菜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西红柿1斤4.5元、尖椒1斤5元、菜花1斤7元、蒜1斤9元。猪肉价格更是坚挺,普通的五花肉1斤18.5元,腔骨1斤23元。
在大型超市,菜价更是高企。在北京西便门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看到,大葱标价每斤8.6元,冬瓜也达到7元多,成为众多蔬菜中的高价菜。
“现在的大葱一天一个价,上周一天能波动20%到30%。”北京首航超市采购总监邵海盛告诉记者,去年同期葱价仅为今年的四到五折,目前大葱价格还在上涨。
有“蔬菜市场晴雨表”之称的中国蔬菜价格指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显示,3月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定基指数为223.97点,环比上涨11.36%,同比更是大幅上涨64%。
专家分析,当前菜价上涨,但交易量同比明显下降,一方面是蔬菜市场正处于“春淡”,另一方面,受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南方持续暴雨导致“南菜北运”供给不足。此外,还有2大因素或为菜价高企“推波助澜”。
一是流通环节费用高昂。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位张姓客商说,一根葱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要至少经过收购商、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等5个环节,这其中产生费用、损耗等加码,使得蔬菜零售价可能上涨数倍。二是,在涨价预期影响下,部分从业人员可能存在囤货炒作行为。
趋势:菜价已呈“分化”态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各地气温回升,蔬菜上市量将逐步增加,预计菜价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记者在一些菜市场看到,目前蔬菜价格已有“分化”态势,部分种类的蔬菜价格回落明显,例如黄瓜1斤2元,西葫芦1斤1.8元,与往日“平峰”时期价格差别不大。部分摊贩也表示,这几天进菜价格已经有所“松动”。
据了解,每年4月份,北京蔬菜供应链会进行2个转换:一是产地转换,蔬菜供应地逐渐由南向北转移;二是生产方式转换,北方产区的蔬菜逐渐由暖棚向冷棚、由大棚生产向露地生产转换。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周市场动态显示,本周,随着转换进程加快,部分蔬菜价格已有回落迹象。
菜价可能回落,猪肉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却可能还要高位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称,当前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预计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高位趋稳,但上涨空间有限。
“目前猪价已经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预计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根据农业部监测,当前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饲料成本较低,生猪疫情稳定,猪价没有进一步暴涨的动力和基础。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生猪供给偏紧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其高价位和高利润很可能将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
对策:加强供应、适时有效启动临时补贴机制
持续上涨的菜价、肉价已经引起相关部委高度重视。农业部要求,把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作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商务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及时发布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信息,引导养殖、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补栏。
物价上涨,“受伤”最大的无疑是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将执行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已经建立并及时启动对困难户、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的临时补贴机制,海口、儋州、琼海、万宁、琼中等5个市县对低收入群体共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39万元。
江西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时,将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给困难群体发放物价补贴。
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降低菜价,应降流通成本,做好产销对接,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发展冷链物流技术等。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消费所副主任陈丽芬认为,除“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外,还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城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社区直送”和“周末菜市场”,批发市场大型经销商开展“批零对接”和“场地对接”等,让农民与市民两头都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