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六大领域构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

三农 农民日报 2016年04月06日 10:2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示意图

季昆森

  2013年,我在长期实践和反复思考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并构画了一个“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图”。图中用大、中、小15个圆形象地表明了大循环农业:第一层是1个大圆,代表整体联动的大循环;第二层是6个中圆,分别代表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第三层这个中圆,起到承前启后链接的作用;第四层是6个小圆,分别代表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第五层是位于中心的一个小圆,代表信息。

  “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图”中的15个大、中、小圆之间环环相切,环环相连,环环相通,环环相扣,形成整体的多功能大循环。我从大量先进典型的实践中,概括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等九大功能。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循环农业,也不同于日本、韩国推广的六次产业,但又不是脱离上述不同形态的农业凭空臆造出来,而是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引深和拓展。它是大系统综合的新业态,是跨产业跨学科的新模式,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我看来,“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十大效应:不断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

  如何实现“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就是在一个农业园区或一个县里,建立强有力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指导中心。在这个指导中心下,六大领域各自实现自己的运转。

  种植业,要坚持“四良”、“三养”。良种就是要根据土壤、气候、水源等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优选各类农产品的良种,以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良法,由农技人员优选适合当地、当品种的农业栽培管理方法。良田,一是抓紧治理土壤污染、水污染,二是坚持“用地养地,养地用地”。良态,其实就是稻田共养,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减人(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

  养殖业,我希望的健康养殖,是从健康土壤到生长健康的植物、养殖健康的动物到加工健康的食品到养育健康的人类。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之间良性循环、联动发展,按照农田和种植业的面积,需要多少有机肥与绿肥,协调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绿肥、农家肥和农业微生物的规模与种类。解决好饲料问题。可培育饲料报酬高的优质畜禽良种,采用分段饲养、最佳出售期等科学养殖方法,降低饲料消耗。循环利用家畜家禽的排泄物。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养殖技术。

  微生物产业,农林废弃物、秸秆、醋糟、酒糟、啤酒糟等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成为优质饲料、优质有机肥,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恢复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种养业的品质和效益。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将沼气和食用菌作为循环农业中的纽带桥梁,实践表明,微生物像一条无形的链条,把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贯穿连接起来,起到相互联动、融合放大的效应,具有增产、节约、高效、安全、优质、健康、环保的显著效益。

  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各类农林牧渔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利用,是调结构、转方式、扩需求、增效益的关键措施。对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利用,有时其效益可超过主产品的效益。循环利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污染物。

  营销业,首先要从市场需求入手,需求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在1998年提出“要从‘六个需求’入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即基本需求、特殊需求、发展需求、变化需求、加工需求、安全需求”,实际上,这六个需求对今天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仍有借鉴作用,有利于农产品的营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各地的创造,破解难题。通过生产者、销售商与消费者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直销、集体购买(消费者合作社)、家庭配送、小规模零售店等形式进行产品销售。要加强循环经济与互联网思维的研究和运用,把互联网思维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

  旅游业,旅游业不仅具有带动性和经济性,更具文化属性。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中的旅游业不同于一般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它既可带动营销业,又可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发展,是宣传、展示、促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要积极探索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服务农业,把循环经济、创意经济和服务经济融为一体,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原则,以创意经济为引擎,以服务经济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就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些突破性的创意还可破解难题,扭转困境,闯过难关,度过风险。

  (作者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