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给市场做一杯用来“喝”的茶

三农 农民日报 2016年03月23日 10: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经过几年时间的“锻造”,国内的茶叶市场早已开始逐渐适应“新常态”。每年的春茶市场,“炒天价茶”的新闻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负责的茶农和更加理性的茶叶收购加工企业。

  “茶终究是用来喝的。”深圳市老黑茶博物馆馆长叶英挺一句话道出了茶的真谛,也说出了茶叶立足市场的根本。

  茶起源于中国,饮茶也始于中国。这“一片神奇的树叶”曾经是西北边牧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和治病的主要物质,更是老百姓“粗茶淡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茶”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炒”的时候,茶叶市场就出现了狂欢,更出现了混乱。过度的包装和宣传,不仅会增加了茶叶产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会误导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者,跟着市场的“风头”转,忽略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和先辈传下的制茶工艺。

  可以看到,今年的春茶市场较往年,并不是特别热闹,这其中有宏观经济形势的原因,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茶叶从业者,扎扎实实地从源头做起,从市场需求做起,开始为市场提供一杯老百姓们真正用来“喝”的茶。

  今年年初的冻害天气,在往年可能成为“春茶贵过金”的由头,而今年,许多茶山的茶农告诉笔者,由于建设了高标准的生态茶园,冻害天气并没有对茶叶产量造成大的影响,反而因为出芽晚,“茶叶的品质会更好。”不仅品质更好,茶农还说,“价格和去年相比,还是会稳定。”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价格稳定”,不是一件坏事情。

  价格与价值,如同风筝和线,价格飘的再远,也要与价值相匹配,否则就是断了线的风筝,飞不高也走不远。当然,市场依旧应当存在一定数量的高端茶,如核心产区的西湖龙井,如武夷山上那几株屈指可数的“大红袍”,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缕杯中鲜味,更是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定位,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为相应的消费者生产一杯用来喝的好茶,自然会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