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砀山县脱毒红芋产业富农家

三农 农民日报 2016年02月15日 08:2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去年,我种了9亩红芋,一亩收入11000多元,去掉成本,9亩红芋收入将近10万元,种红芋就像土里刨金疙瘩一样,很合算的。”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解楼村国楼自然村王金刚说。

  砀山县周寨镇围绕着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这一奋斗目标,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规模发展,规模种植脱毒红芋,形成环环相连的“产业链”,取得了明显效益。

  2012年,该镇解楼村为让农民尽快发家致富,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在涡阳、泗洪考察,发现那里的脱毒红芋是一项投入少,收入多,管理省事,附加值高的农业种植项目。支部一班人决定带头引种、试种。四个支委当年就种植4亩脱毒红芋,到秋后亩收入红芋1万多斤,经过加工淀粉,制成粉条后,每亩增加效益1万多元。

  明显的效益,不菲的收入,被这个村农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农民要求村干部们把剩下的红芋留下当作明年繁育的种子,卖苗扩种。通过这几年的育苗扩种,脱毒红芋已在解楼村的贾庄、国楼、吴庄、陈集等村规模种植4000多亩,并出现班存义、王金刚、贾继先为代表的5到8亩的红芋种植大户70多户,种植面积并向周围的刘暗楼、孙老家等村扩散。

  解楼村规模的红芋面积,使红芋总产量大大增加,同时奠定了淀粉、粉条产量的增加。每年的秋冬季节,农民把自己的红芋从地里刨出来,就加工成淀粉。每年的冬天,在朱玄路解楼段,公路两旁,空闲地里,晒满了一架架、一帘帘红芋粉条。据这里的农民专家说,每年的红芋粉条晒干后,很快就被外地的销售商收购一空,而红芋渣又是发展养殖的绿色饲料,使庭院养殖有了用武之地,代之而来的是创造了养殖效益。

  为了进一步发展脱毒红芋产业,该村还进行了品种更新,更新脱毒红芋新品种3个,发展重点种植大户30多户。他们依托红芋产业,发展了5个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脱毒红芋,抱团闯市场,根据农民的意愿,可以单独卖红芋,单独卖淀粉,单独卖粉条,共同谋发展,联手学技术,合伙创新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民以流转土地开发红芋产业,产业链越来越长,越来越宽,让农民在自己承包或流转的土地里刨出更多“金疙瘩”。 孙宜品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