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黑龙江省农业怎样“转”如何“调”

三农 黑龙江日报 2016年02月02日 09:4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丰收的喜悦。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在小组会议上,佳木斯代表团就“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了一番热议:如何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农民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由“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实现农民增效增收。

  ——“大力推动农民旱改水,政策上宣传引导,行动上有扶持。”

  ——“抓粮食质量,先从种子市场抓起。”

  “调结构不能盲目调,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人大代表侯春梅说,2014年,她家种了1200亩玉米,在政府的引导下,2015年将其中400亩改种水稻,结果增收近20万元。作为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这次参会深受鼓舞。她更关注如何实现“卖得好”“种得更好”。省人大代表马守义解答了她的问题。

  马守义说,“我是搞农业科技的,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就是结构。要想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种植方向要有所调整,要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由卖得好倒逼种得好。因此他建言,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

  紧接着人大代表王爱文说道:“老马,你说农业科技创新说到了点子上。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两大历史性课题,调结构主要是坚持市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转方式主要是围绕绿色生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改革主要是降低成本,间接增加农民收入。”王爱文建言,必须要在调结构上实现旱改水、粮改经、粮改菌、粮改牧;在转方式上,要围绕绿色有机转方式,围绕龙头企业转方式;在促改革上,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土地制度、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社会化服务。

  人大代表王兆力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农垦和地方一样有独特的既有优势,但是多年依靠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大农业优势而掩盖了结构调整的不足,当前结构调整对垦区农业而言也是一个考验。当前,传统农业品种价格上涨的空间基本没有,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就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入手。一方面,要发展黑龙江特色,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另一方面,要补齐黑龙江农业的短板,加快发展畜牧业,通过畜牧业带动农民的增收。除了农民种得好、养得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创立自己的品牌,来实现“种得好”和“卖得好”。

  人大代表林宽海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强化市场意识,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从供给侧入手,由片面追求产量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由单一产品销售向多元系列产品供应转变要以适应市场机制为方向,创新农业产业化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信誉加企业规范管理的优势。要加强农业产业链节点利益分配机制设计、指导和规范,要坚持生态化方向,保护黑土地,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人大代表王利仁建言:“农业是一个长线产业,不能头疼医疼,脚痛医脚。”人大代表申庆龙说,“农民种啥不种啥,不能看左邻右舍、跟风,要按市场需求进行组织生产。”

  人大代表王金说,要结合地方实际,在推进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抓好绿色食品产业和畜牧业发展,在推进口岸经贸和进出口产品基地加工,在招商引资上项目、培育立市主导产业等方面调结构,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保证报告中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等相关要求在实践中等到有效落实。省人大代表滕东红说,“大榛子、香菇、木耳、紫苏,是我们桦南县主要扶持的四大品种。在已经取得紫苏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四大品种均有龙头企业落户桦南。”

  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相信他们的建言能够为我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种出好东西形成产业链

  人大代表彭桂英对记者说,她是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兰河村天利德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养了20多年鱼,鱼塘面积1500多亩,步行3个小时都走不完。彭桂英是个能琢磨的庄稼人,她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种植了5000多亩土地。2013年、2014年全部种植玉米,她发现虽然种地省心,但是收益不大。2015年她开始琢磨调整产业链条,将原来种玉米的1000多亩地调整种植谷子和高粱。

  要说营销秘诀,彭桂英说,咱种的小米是按有机标准种的,现在就差个证,但是质量丝毫不差。“我们合作社所在地有一家养牛场,把牛粪白送给我,给人清理牛粪就行,我种的小米一点农药化肥不放,只放秸秆发酵肥和农家肥,拿到深圳去,都说咱的小米好吃,一下子就给抢空了。”

  今年,彭桂英打算除了谷子和高粱再种植杂豆,她还自己尝试做“杂米粥”,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目前已经找到深圳和香港的客户订购她的杂粮。除此之外,她还将利用合作社距离哈尔滨近的地缘优势发展棚室蔬菜,用纯秸秆发酵、农家粪肥,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

  彭桂英说,农民必须改变一年只干90天活的老思想,冬闲人不能闲,要敢想敢干,玉米不挣钱,咱就尝试着一点点调,今年大棚一上,我们准能增效益。她的想法是,农民种地也讲究形成产业链,要大胆琢磨,啥挣钱种啥,种出好东西,不怕没市场。

  昔日北大荒,如今“大粮仓”。

  树立龙江农产品整体品牌

  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特色种植是我省很多地区一直努力探索的事。人大代表徐利刃和记者聊起了宁安市的特色种植产业。

  徐利刃介绍,由于宁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宁安市特色种植产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供给侧改革,他说,宁安市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继续保持在前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安市建立“八+一”经营模式,“八”指的是果蔬、畜牧、优质米、烤烟、冷水鱼、林特、芳香产业和北药八个方面的生态产业,他说,一亩菜的收益相当于十亩田的收益,一亩芳香种植效益相当于七亩菜的收益,可见特色种植的效益。“一”则指乡村旅游。对于转方式调结构,徐利刃以宁安市实际情况确定了三个层面的升级。一是推进农业由特色农业向品牌农业升级,二是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升级,三是由传统营销向现代“互联网+”升级。他还提出一个理念,即将宁安市从远东菜篮子打造成生态大厨房。在具体做法上,将产区城镇化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大龙头带动结构调整。培养新型农业主体,带动结构调整。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结构调整。打造品牌农业,提领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宁安市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可追溯和质监体系,可利用该体系进行农产品质量监测,从宁安市走出的绿色农产品都有了身份证的标识。这种标识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增信,促进农产品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徐利刃认为,农业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加大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投入非常重要,这种投入有利于保证农产品安全形象,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大有裨益。为此他建言,树立龙江农产品整体品牌,打造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我省由大粮仓向大厨房的转变。

  农村电商驶上快车道政府服务也需升级

  “互联网+”时代,高科技产业对传统行业逐步渗透,这种渗透是革命式的,在农业上的表现则为创新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和营销模式。“互联网+农村电商”,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在我省很多县城和村屯不断涌现的村淘站,以明水县为例,村村淘服务站已经覆盖全县99个行政村。与此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制约“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在逐步解决,随着物流配送网络的健全,为农村电商插上了翅膀。

  为了扶持农民创业,2015年5月,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的第36家县域服务中心落户明水,成为我省建立的首个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并建成“电商企业园”,划分出运营服务、创业孵化、产品展示、仓储物流四个区域,免费提供给县里网店创业者,打造网店规模集群,培养电商人才集群。

  人大代表路百胜说,“互联网+农村电商”促进加工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作为政府部门,需要打造好基地,做好加工环节,培育出较好的品牌,打造产销一体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政府也面临着新课题,政府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努力提升水平和能力来服务农村电商,这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为此,他建言,要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载体、工具,去思考、谋划、推进和落实工作,在思考、谋划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指导农村电商发展,手指之间、掌心之上,政府服务也需提档升级,要随时随地应对新难题、新任务,使工作效率全面提升。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