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讯(记者孙鲁威)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5年小麦质量鉴评暨小麦质量提升研讨会”上获悉,2015年我国小麦质量鉴评活动的送检样品质量状况总体稳定。但优质麦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强筋、弱筋类品种样品占比少,中强筋、中筋类小麦成为优质达标麦主力品种。
会议公布了2015年小麦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将2015年的检测数据放在了10年来的检测数据链上加以分析,同时以美国硬红冬小麦作为参照,立体而宏观地展示我国小麦质量状况。检测的几大主要品质指标: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沉淀指数都在10年检测数据形成的较窄的波幅内,表明今年小麦整体质量稳定。
然而在质量稳定的背后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检测达标小麦中,强筋小麦仅占3%,弱筋占1%,也就是说,我国目前优质小麦品种主要是传统的中筋和中强筋品种。主要原因是2010年我国小麦产业政策变化后,强筋和弱筋作为面包和蛋糕专用小麦,一方面由于产量低于中筋品种,农业部门推广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能优质优价,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
10年的抽样检测表明,样品比例与各类型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呈正相关,各类型小麦推广比例与我国小麦质量状况相关。与会专家建议,合理布局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面积,着手现有品种,适当提高优质小麦尤其是强筋小麦和弱筋的种植面积,是下一步粮食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