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近年来,皋兰县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条,尤其使白兰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由原来单一的露地种植、一年一茬,转变为“两膜一砂”、“三膜一砂”、日光温室等多种栽培模式,实现了四季生产,常年供应。
皋兰县是兰州白兰瓜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到全市的90%以上,所生产的兰州白兰瓜个头均匀,一般单个重约3至4斤,色泽美观,瓤口绿色,肉厚汁丰,脆而细嫩,清香扑鼻,甜味盈口,含糖量都在14%以上,最高可达18%,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元素含量每公斤高达15微克左右,是普通甜瓜硒含量的3倍。“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经常食用兰州白兰瓜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修复细胞等作用。
据皋兰县农牧局的统计,目前该县白兰瓜种植面积近3万亩,形成了万亩以上的镇两个,千亩以上特色产业村12个,年产优质白兰瓜5000万公斤。现已建成国家级西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注册了“金城泥湾、丰苗”白兰瓜商标,认证了兰州白兰瓜地理商标,创建白兰瓜专业合作社5个,农民经纪人达280多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省市区。
旱砂瓜 甜美清凉的消暑佳品
皋兰县土壤多为疏松深厚的微碱性黄土,日照充足而强烈,对旱砂西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极为有利。在旱地铺压砂田是皋兰百姓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旱作生产条件发明的一种独特的抗旱方式。
据当地的一位老人介绍,解放前在新旱砂地里种植的压秧皋兰旱砂西瓜,年景好的年份,大的单个重达50斤左右。因阳光充足,日常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用旱砂田种植皋兰旱砂西瓜这种传统的抗旱、蓄水、保墒的种植模式,不但提高了土壤温度,阻止水分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种植的皋兰旱砂西瓜含糖量高、瓤沙汁多、皮薄籽少、脆而细嫩、甜美清凉、如糖似蜜、直透心脾、口感极佳,远近闻名,是盛夏的消暑佳品。
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名优西瓜品种,推广旱砂全膜覆盖、测土施肥、旱砂田注水补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4项丰产栽培技术,使这一传统产业产量增加,品质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皋兰旱砂西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主栽品种有丰抗8号、西农8号、京欣2号等,主要以兰州、白银市场为主,部分销往青海、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新疆等省区。
同时,皋兰什川利用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反季节种植,已形成以日光温室、新型二代高价大棚、“三膜一砂”及行棚、弓棚等多种有效种植形式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盛产丰田1号、丰田4号、盛开花、郁金香、香雪儿、银岭、世界、黑美人等西甜瓜。
转变经营将皋兰瓜果推向大市场
近年来,皋兰县在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和引进外,还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做大做强产业链,将皋兰瓜果推向更大的市场。今年4月份,为了将兰州“瓜果之乡”的品牌推向更大的舞台,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及皋兰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皋兰县正式挂牌成立。随着该合作社的正式挂牌,皋兰县的瓜果种植业将一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状,通过产、供、销、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优质、健康的皋兰瓜果推向更大的市场。
据介绍,通过社员大会集体商议,该合作社决定在什川镇长坡村建设农产品储藏、加工基地。目前,储藏基地已完成500吨冷库一座,500平方米现代化无尘车间一座,在建150平方米办公室5间,100平方米包装车间,80平方米农资库房。今后,该合作社还将通过销售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自主设计多款以“什川软儿梨、冬果梨,白凤桃、葡萄”为主打的皋兰特色果品。
同时,作为全市唯一“四融”平台全覆盖的试点县,皋兰县积极支持农行皋兰支行,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发展,充分依托全县57个行政村的“金穗惠农通”服务点、“万村千乡工程”农家店、农副产品购销商、农村经济合作社、通信运营商、涉农龙头企业等,做到布放一台、使用一台、见效一台。目前皋兰软儿梨、什川瓜果、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已成功通过“融商”平台实现销售。有效解决皋兰县农产品“买难”和“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