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普通居民日常饮食主要动物蛋白来源。今年3月中旬以来,各地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比3月初上涨近30%。“猪周期”导致价格飞涨将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高,或将影响市场物价预期。
本轮猪肉价格上涨是“猪周期”规律作用的结果,但又呈现出新的运行特征。2014年,我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降幅超过13%,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大幅度增加与市场消费量下降出现背离,是导致生猪价格下跌的主因。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给养殖户带来惨重损失,加速了母猪淘汰进程。2014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高达13.2%。通常生猪生长周期大约为4至6个月,去年秋冬季相当部分散养户因猪价持续下跌而弃养,导致今年二季度生猪供应出现紧张,屠宰企业采购困难,出现了猪肉价格“淡季不淡”的新特点,猪价上涨速度加快。
猪价飞涨或将影响市场物价预期。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猪肉价格权重为3.03%,猪肉价格飞涨能在多大程度上抬高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还难以准确评估。但猪肉价格上涨存在“蝴蝶效应”,将对相对均衡的物价体系形成较大冲击。如果没有显著外部冲击,那么各商品间比价关系大体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物价总水平运行整体平缓。但猪价飞涨将打破这一平衡,使得商品定价基准体系面临再平衡过程。猪肉价格上涨最容易传导到蔬菜及其他肉类食品上。上一轮猪肉价格周期中,2010年10月至12月我国CPI月度涨幅超过4.4%,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是两大主要动力。当然蔬菜价格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但猪肉与蔬菜比较关系调整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猪肉价格上涨还将传导到与猪肉相关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此外,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价格飞涨,降低了居民真实收入水平,或将引发人工成本上涨效应。这些情况表明,猪价飞涨或将影响到未来市场物价预期。
“猪周期”是基于生猪供给与需求在“期限错配”上引发的规律性经济现象。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为4至6个月,养殖户被动接受期间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套保机制”锁定猪肉价格波动风险。而生猪养殖行为与市场当期价格密切相关,加上我国生猪养殖以散户养殖为主,生猪存栏信息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增加了市场后期“供求错配”可能性,进而导致猪肉价格“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价格变化怪圈。因此,“猪周期”价格上涨并不是纯粹的货币现象。除非猪肉价格上涨对市场物价预期产生决定性影响,并引发全面通货膨胀危险时,宏观政策需要加以妥善应对,否则,不宜针对猪肉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化而对现行宏观政策进行较大调整。从根本上说,猪周期更像是自然现象。
当前需要高度警惕猪肉价格飞涨的传导与扩散。从过去物价调控经验看,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妥善应对猪肉价格短期快速上涨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加强市场价格调节,制定应急计划,防止出现借机涨价和哄抬价格的现象,保持物价运行总体平稳。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