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肖良会指着自家仓库告诉记者,村里的老乡基本都把油菜籽屯在家里还没有卖。
各方等待的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终究还是没来。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从今年起,油菜籽收购主体由中央转到地方,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收购。这意味着执行多年的国家对于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今后油菜籽价格将主要由市场形成。
临储政策取消后,在中国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的油菜籽收购价格应声而落,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的油菜籽收购价每斤从去年的2.55元,暴跌至今年7月的平均1.7元。炎炎夏日,本该是油菜籽收购的旺季,眼下湖北的收购市场却十分冷清。农民不愿亏本卖,企业担心市场前景不敢收。截至7月10日,全省新菜籽收购量11.36万吨,仅占生产量的4.4%,只有去年同期14.2%。
农民:减产又减价,明年不种了
“今年的油菜籽减产又减价,我们老两口忙活一季,不但没赚钱,算起来还亏本。明年我们准备改种小麦。”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农民陈绍胜说出了心里话。
荆门是湖北油菜种植大市,沙洋县更因连续多年举办“油菜花节”而声名远播,张池村则是“油菜花节”的核心景区。如今,油菜籽已收割入库,花海变成了青幽幽的稻田。
陈绍胜家就在稻田中间,是个兼做农家乐的小院子。“今年油菜籽您卖了吗?” 记者环顾,没见存在家里的油菜籽。
“哪是‘卖’了?那叫‘丢’了。”陈绍胜的老伴接过话头。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两口种着全家19亩田,一季水稻、一季油菜。今年雨水偏多,每亩减产100多斤,总共收了7000多斤油菜籽,一收割他们就交到了经纪人手里。“我们等着价格最高时和他结账。刚开始说按每斤2元钱结,我们想着去年价格是两块五,没同意。哪成想,现在结账只能按每斤1.6元,真是亏本了!”
陈绍胜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购买肥料、农药,请人机耕、机收等,总共投入7390元,平均每亩成本389元。按每斤1.6元出手,一亩能赚200元,“但我们投入的人工还没算钱。假如换成请人工,一亩成本至少再增加450元,那算下来,每亩还亏250元。”
陈绍胜家的油菜还算是高产的。在不远的金鸡村,农民肖良会种了14亩油菜,今年只收获了3700斤油菜籽。“价格太低了,我们村里大多数人都没卖。按今年的产量,收购价至少2.1元/斤我才能接受。” 肖良会说,他的菜籽还堆在自家粮仓里。“假如今年价格涨不起来还卖不卖?”记者问。“卖肯定要卖,但要是这个价格,我明年肯定不种了。”他笃定地说。
“我们本来预计明年县里油菜种植面积会下降30%,现在看来,降幅可能远高于此。”沙洋县粮食局党组成员马文斌预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傅廷栋教授说:“夏收期间雨水偏多,脱粒后又遇梅雨季节,目前油菜籽含水量普遍较常年偏高,生芽霉变的风险在加大,容易给农户造成灾上加灾。”
企业:不收或少收,“寒冬”挺难熬
7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荆州市江陵县的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一进大门,就见一座巨大的仓库,可里面空空如也。“往年到了7月中下旬,能有2万多吨菜籽入库。今年只收了2000吨”。公司副总经理徐章说,“行业的寒冬来了,我们只有一个字——熬。”之所以收购量锐减,他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收购价格低,农民等待观望,不愿出售。还有就是云、贵、川部分经纪人到湖北以2元以上的较高价格收购,很多与该公司合作多年的经纪人将油菜籽转卖到了外省。
“以目前的生产规模,菜籽收购量超过5000吨才能开机。但今年收购形势特殊,我们7月20日还是开工生产了。本来企业一年开工8—9个月,才能养活所有员工。可今年我们开工能到3个月就不错了。”不开工时,怕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流失,企业还得花钱养人。徐章测算,今年净亏损将达到700万元。
加工企业亏损风险大,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的数据显示,去年该行发放油菜籽市场性收购贷款4.48亿元,目前还有1.7亿元尚未清收。该行支持的27家油脂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占油脂企业总数的64%。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新发放油菜籽收购贷款6.74亿元,支持客户22家。
荆门环星油脂有限公司是沙洋县唯一一家开始收购的菜籽加工企业。目前收购了8000吨,一部分整晒之后转卖至外省赚取差价;一部分自己加工生产菜籽油。总经理许卫国说,“四川、湖南、云南等地消费者喜欢吃浓香型菜籽油,收购价格比湖北要高。可是浓香型菜籽油需要高芥酸的菜籽,我希望明年流转一些土地,改种高芥酸油菜品种。”按目前1.75元/斤的价格收购,许卫国认为基本能够保本经营,但他更担心的是:“一方面四川、云南等地的需求量有限,市场已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如果明年农民都不愿再种油菜了,原料从哪里来?”
产业:农民利益要保护, 上下游发展也要兼顾
在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油菜籽收购市场的情况与收购政策改变不无关系,“政策转向有点突然,虽然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农民都已经把油菜籽收回来了才出台新政策,即便想调整种植结构也来不及了,只能接受价格下跌”。“国家连续多年收储,已经让农民对价格形成了较高的预期。虽说临储政策退出从长远来说有利于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但短期内会对农民种植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湖北省油菜办副主任段志红说。
6月的通知也明确,对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油菜籽主要产区,中央财政将适当予以补贴。据了解,对湖北的补贴额度是2.66亿元。湖北省粮食局测算,若按种植面积补贴农民,每亩约可补贴16元,按照产量算相当于1斤补贴5分钱。“这与农民的亏损相差较多,很难达到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效果。”农民、企业主以及地方粮食部门的有关负责人都对记者做出如是表示。
取消临储政策之后,湖北乃至长江流域的油菜籽产业将会怎样?“行业肯定面临洗牌,留下的只会是少数。”徐章说。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副处长李进介绍,我国从2008年起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由于内外价格“倒挂”,上下游价格不顺,不少地方出现库存难以消化的局面,国家财政负担较重。而且,价格信号不准确也掩盖了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国内菜籽油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能力弱化。此前,湖北油脂企业多已处于亏损、即将关停的状态。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客户一处处长刘新江认为,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之后,油菜籽加工产业将结束小而散的局面,向大型龙头企业集中,更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当前要考虑如何恢复农民的种植信心和加工企业的生气。”段志红说,农业部油菜增产模式攻关已在多地试点,使用新技术的地方,油菜籽生产成本可以降到1.2元/斤。在这个产业“寒冬”期,应该积极引导油菜种植向大户集中,向大户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以应对市场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