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别让卖粮难 伤了农民心(话说新农村)

三农 人民日报 2015年07月26日 10: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亿多农户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才能保持粮食生产好势头

  粮食丰收是喜事,一些主产区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啥?

  前不久,河南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的农民反映,今年小麦丰收后却卖不出去。原来,王岗乡周边的乡镇粮管所不是国家收储库,收不了小麦。农民要卖粮,只能跑到数十公里外的粮库去,很不方便。卖给个体粮贩的话,根本卖不到好价钱。“卖粮难”愁坏了这些农民。

  收购价格低,是农民高兴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湖北、安徽等地的农业部门反映,由于今年小麦收割前期雨水偏多,部分小麦品质不达标,没办法按托市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导致不同程度的“卖粮难”,农户种粮积极性受挫。据报道,安徽阜南县70%的小麦陷入滞销。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种不种,看农民”,这也是粮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中央连续出台12个“一号文件”,用于“三农”的各项补贴年年增长,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正是有了这些真金白银的举措,才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在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情况下,仍然年复一年地春种夏收,默默耕耘着土地。正是这2亿多的农户,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粮食生产滑坡远比增产容易得多。我国的粮食产量在2003年跌入8614亿斤的低谷,2004年开始增产,用了5年的时间艰难爬坡,才重新恢复到1万亿斤以上的水平。这之后的每一次增产都来之不易。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如是,一旦“伤了心”,再恢复信心就要花上更多的工夫。搞农业的人常说一句话:“农民种不种,关键看价格”,只有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不受损、积极性不降低,首要一条就是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卖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据了解,南阳市接到农民反映的情况后,已经协调增加了几家企业参与今年托市粮收购,初步缓解了群众舍近求远卖粮难问题。对于小麦因天气原因造成损失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是否可以多替农民想点办法,比如运用农业风险基金等方式适当予以补贴,最大限度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从长远来看,要避免类似的“卖粮难”情形,必须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拓展农业增值空间。比如打造粮食品牌,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种粮效益;完善农业产业链,有数据表明,小麦加工成面粉、饼干、挂面,每公斤能增值3—10倍;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等。

  保护农民积极性,还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精准性、指导性;通过农业保险制度等来健全农业的防风险机制,既防自然风险,也防市场风险;探索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采取措施让粮食生产者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只有让农民种粮有奔头,才能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好势头,将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