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种植大棚在道路一侧林立;往来的车辆将一捆捆带着露珠的蔬菜送往千家万户;忙碌的人群采摘着农户的幸福和梦想……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耕作模式。巴林左旗许多村庄通过土地流转,“转”出了富裕,“转”出了希望。
巴林左旗近年来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不仅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保留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的难题。
土地流转打消了农民脱离土地的顾虑
土地由大户承包、经营,种什么、怎么种承包者说了算,合同一年一签,农民可进城打工挣钱或守地务农,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土地流转给专业服务组织,既节本增效,又让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来到碧流台镇二八地村,首先看到的是金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种田能手刘广山正在田里察看马铃薯长势。该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实现了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农药、统一整地、统一植保、统一灌溉、统一收货、统一分配的“八统一”规模化经营方式。
刘广山自2009年开始研究马铃薯种植技术,2014年承包了3600亩地,采用膜下及大垄高台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并喜获丰收,总产值1400万元,纯利润400万元。
“土地流转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规模化经营,又保留了农民的经营权。从长远看,还为进城农户保留了退路。”旗农牧业局局长哈斯巴根说。
土地流转致富了一方百姓
零散的土地、松散的农户,这是近年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巴林左旗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路子。原来由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转让等形式流转到合作社、大户、企业后,流转双方根据流转后所经营产业的经济效益来协商价格,既实现了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又增加了流转双方的收入。
巴林左旗北方笤帚制品合作社建于2009年8月,位于十三敖包镇房身村,社员24人,注册资金144万元,流动资金500余万元。社员主要集中在房身、宝泉、九泉、双龙、尖山子、太平地、开鲁段等十几个村。该合作社成立以来,采取“种植户+经纪人+加工企业”的模式,坚持“以原苗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开辟产品市场为依托,以发展加工转化为重点,以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用发展工业的思维来谋划笤帚苗产业,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一人一票”制方式,实行自主经营和自我服务,以“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服务创新”为宗旨,坚持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名特优产品,通过不断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组建龙头企业,使笤帚苗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014年,十三敖包镇笤帚苗种植、加工、销售产值达2.1亿元,其中笤帚苗产业人均纯收入2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3%。笤帚苗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龙头带动、分户加工、大户带小户、户户搞加工的生产格局。
在享受稳定土地收益的同时,更多的农民摆脱了土地的羁绊,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寻找增收的新途径。林东镇土龙岗村部分劳动力把土地流转出去,一心一意搞起运输业、建筑业等。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竞相砌盖新房别墅、买小轿车,享受起真正的小康生活。
土地流转加速了巴林左旗农业产业化进程,吸引了更多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效益农业、规模农业,让巴林左旗这片土地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