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夏玉米补贴依旧给力 专家:或存套利空间

三农 央广网 2015年07月03日 11:4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夏天来了,玉米熟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玉米补贴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玉米产业链上各主体得到利好的同时,各环节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东方证券分析师左剑明为您深度分析:看似天衣无缝的好政策,是否真的百无一害?

  左剑明:阳光明媚的七月,有点进入到初夏味道,马路上可以看见少女们穿着裙子散步身影。而在农村,我们也已经能看到在玉米地里,一片收获的景色。辛苦了半年,看见棒子结结实实挂着,我想每一位辛勤付出劳动者,心里都是高兴的。

  但,在这样一个玉米上市季节里,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何在东北这样的黑土地上,原本应该种植漫山遍野大豆和高粱,但农民门却舍近求远种植起了玉米呢?

  我想,这不会是因为农民伯伯改变自己多年的饮食,想吃粗粮拿棒子做主食吧!真正原因,其实财政部楼部长,在今年4月24日清华讲堂上分析很清楚,是因为补贴政策失当惹的祸。

  比如,农民种玉米给补贴,每斤成本价0.6元。而收购价格则设在每斤0.8-0.9元,这也就形成了第一产业里的无风险套利,价格两头锁定农民只负责种就行,这看似天衣无缝的好政策,但有没有考虑下游感受呢?整条产业链中,原材料只是第一个环节,成本提升了之后,玉米深加工企业怎么办?没办法,按葫芦画瓢继续向政策伸手要钱,否则,价格容易形成倒挂,工厂亏损和农民亏损一样,属于弱势群体,是受管理层保护范围。

  既然有了一和二开头,消费者也就自然不甘拉下,"我要补助"喊得理直气壮一点都不遮掩,这样一来,好吧!从源头开始,一直到消费者手里,每一个环节都有政策补贴在里面起作用。甚至大大超越职能范畴,这里的原因就是出在头疼按头,脚疼揉脚,缺乏系统性思考和考量。

  而针对政策,我建议制定统筹规划,将玉米放在整个粮食安全角度,做到补贴前后一致,上下一致,各种品种之间不存在套利空间,农民兄弟该种什么?深加工企业该上马什么?消费者该购买什么?全部交给市场决定,让人们自己选择,想吃大米吃大米,想吃大豆吃大豆,想吃玉米吃玉米。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