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图为小型自走式刈割压扁机
图为小型打捆机
本报记者张国凤
晴朗初夏的彭阳县,在新集乡马洼村的紫花苜蓿种植示范基地的“全国苜蓿小型机械收获加工现场会“上,比过大年还热闹,收割机、打捆机、搂草机各显身手,机器隆隆,绿波滚滚。其中身材娇小、动作灵巧、性能优越的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机尤为抢眼,身前身后围满了当地的“粉丝”们和来自国内外百余名牧草专家们,拍照的、咨询的、研究的络绎不绝。这就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牧草产业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为山区量身打造,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德成对我们讲:“紫花苜蓿的蛋白含量主要在叶片中,人工粗放式收割,叶片脱落过多,蛋白质流失严重。而刈割压扁机一次性完成紫花苜蓿的刈割、压裂茎秆和铺放草条的作业工序,使得苜蓿茎秆和叶片干燥速率一致,降低了叶片损失,保证了蛋白含量流失最小化。通过多次现场实地试验改进创新,这是第三代产品,机型小、操作灵活,爬坡、转弯能力强,适用于丘陵、山区,尤其彭阳这样的梯田,节约了收割时间,保证了苜蓿最佳收割期的蛋白质含量。”
国家牧草产业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蓉研究员介绍,经测试显示,刈割压扁机一天可割40亩草,成本为13元;背负式割草机一天能割5亩草,成本32元;手工每天割0.5亩草,成本160元。而刈割压扁机割的草36~48小时可干燥即可打捆,粗蛋白损失率为2.4%,背负式割草机和手工割的草60~72小时才能干燥即可打捆,粗蛋白损失率分别为5.68%和5.94%。根据近几年对紫花苜蓿草产品的市场调查,蛋白含量每减少损失1个百分点,每吨苜蓿草产品价格可提高100元,3个百分点既为农民增收300元,该机械投入使用后可使每吨苜蓿多增收500~600元。
现场会上,新集乡后沟村的炎德芳背着一台背负式割草机当场演示,不到10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下马洼村的马德宝是方圆数得上的种植大户,满怀希望地说,他们村现在都使用这种背负式割草机,一天下来浑身仿佛散了架。“我家种了105亩苜蓿,每到收割的时候就开始发愁,一家3口要忙20多天还忙不完。苜蓿收割的最佳期是开花前4~5天,过了这个时间,就卖不上好价钱。如果有了这种好机械,咱的苜蓿也就两三天收完了,每年多收入1万元钱不是个问题。”
孟塬原乡何岘村的苜蓿收购商何国英,反复比对割下的苜蓿后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告诉我们:“现在养殖场的要求很高,杂质多、蛋白含量低的苜蓿都卖不上好价,甚至拒收,而刈割压扁机割的苜蓿不存在这样的风险。如果让农民都自己掏钱买这种机械不太现实,我准备买几台帮助农民收割,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提高收购苜蓿草产品的质量。”
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机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山区农民苜蓿种植户的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了用工成本,大大缩短了收割时间,提高了苜蓿蛋白含量,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且真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该机械的投入使用以及推广示范,对提升牧草品质、规模化种植及机械收割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更为今后全县乃至山区移民迁出区生态移民恢复、建设全区牧草大县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实现牧草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宁夏牧草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