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物联网进到叶县蔬菜大棚

10多万元投资一年可赚回

三农 农民日报 2015年06月25日 08: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图为张顺在演示用手机改变水肥参数。

  编者按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十分严重,个别设施蔬菜产区化肥施用量甚至超过250公斤/亩。但有专家指出,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了设施蔬菜的化肥依赖症,三五天不施化肥,菜就不长了,菜农得不停地追肥,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设施蔬菜的化肥减量空间最大,难度也最大。

  在河南省叶县田庄乡西孙庄村的市顷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院内,该公司经理张顺打开了手机,只见手机屏上显示:EC,2.25;pH,6.0。“现在指标正常。”他向笔者说道。

  离张顺几十米外,就是两个蔬菜大棚,里边分别种着羊角脆和绿宝石两种甜瓜。“手机上显示的就是大棚内甜瓜的配肥浓度和酸碱度。”张顺解释道。

  平顶山市顷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蔬菜种植公司,总面积130多亩,有11个大棚。张顺今年44岁,西孙庄村农民,曾经打过工,也从事过运输。几年前,通过多次考察后,决定搞蔬菜种植。田庄乡政府因势利导,鼓励村民发展规模种植,并每30亩配打一眼井。“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认为干这行能长远。”张顺说。2011年当年,他就赢利100多万元。为种好蔬菜,他经常到外地学习,不断引进新品种实施转型,积极升级管理模式。

  今年年初,张顺在引进无土化蔬菜种植技术的同时,又投资10多万元购置两套水肥一体机。水肥一体机是由一个电脑操作台和4个塑料桶组成。前3个塑料桶分别装着不同的肥料,按照电脑操作台的配比指令,进入到第4个塑料桶后再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后,再被输送到大棚内浇灌甜瓜。张顺介绍,每套水肥一体机能管20多亩地,每个大棚种一种瓜。一个大棚不足两亩,传统漫灌一次三四个小时,如今4分钟一次,一次最多40分钟,水和肥均省一半多。“现在一天要浇8次,每次浇灌量小但很均匀。”他说。

  在大棚中部,埋于地下的还有一个塑料桶。张顺介绍,这是收集桶,浇灌后的肥水再统一被收集到桶内,攒到一定的量后,又会被自动抽送到水肥一体机前,经过消毒等程序的处理后,作为搅拌肥料的水再循环浇灌蔬菜。“既高效又不浪费,浇地也不需要人管了,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他说。

  “只要控制住了操作台,管理问题就全解决了。”张顺继续介绍道。于是,他就将电脑和手机与操作台联网,操作台屏幕上的EC值、pH值也随时出现在了电脑和手机屏幕上。随着生长期的变化,蔬菜对水肥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就需要改动相关参数。由于实现了联网,在操作台、电脑或手机上,均能实现参数的改变。有一次他在郑州出差,就在手机上轻松地改变了水肥配比的参数。

  科学的浇灌和水肥的配比,也确保了蔬菜质量的提高。目前张顺种植的羊角脆和绿宝石两种甜瓜,刚刚收获了第一茬,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一倍,羊角脆的糖分值从4个点升至6个点;绿宝石从9~10个点升至12~13个点。由于瓜的口感好,平顶山市区的德信泉等大型超市都与其签订了供货协议,近期就会上门采购。

  “这物联网确实解决了大难题,现在,俺真的躺在被窝里也能管好菜了!”张顺自豪地说道。他还透露,今年,他准备将物联网普及到公司更多的大棚里。因为他算出了这样一笔账:水肥一体机省出了大量的水,还省出了几个人工,再加上省下的肥料,十几万元的投资,不到一年就能轻松赚回来了。“更重要的是,我还通过物联网,种出了更为高质量的绿色产品。”他说。

  刘迎旭杨沛洁文/图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