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李鑫 沙月莹)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有一种说法,秸秆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三夏时节,有一支秸秆收集队伍,活跃在江苏丹阳的田间地头,机械收割下来的秸秆,可以变成发电的原料,夏收以后的秸秆如何处理,丹阳的农户再也不用头疼了。
在丹阳延陵镇东皇村黄连岗自然村的一处农田,连片的小麦收割已经结束,指轮式搂草机打头阵,将散铺在田头的麦秸秆充分干燥,聚拢成条状。紧接着,轮到打捆机大显身手,“吃进”聚拢的麦秸秆条,很快,一个绑得结实、整齐的圆柱型秸秆堆就从机器的尾部“吐”了出来。72岁的农户王腊春种了两亩六分地,他告诉记者,收割完的麦秸秆比较难处理,现在村里的收集小队主动上门服务,省心不少。
王腊春:从去年就这样子处理,去年两亩多地有3个墩子,今年两个都不到,一个堆子500、600斤,他们大队运走,马上就拖走。不烧了呗,不烦神。
东皇村党总支书记束和平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和江苏华晟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采用“企业+村委会+农户”的秸秆收集模式,江苏华晟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提供秸秆收集的机械,并负责运输,村里组织专门的收集小队来收集秸秆。
束和平:再把那个夹子夹夹,放在车上,运到华晟发电厂,去年麦子打到三千多亩,今年我们才开始。
丹阳访仙镇仁里农场是江苏华晟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配套种植基地,今年农场已经流转了1万多亩土地,这里田块收割后,秸秆经过收集,都用于生物质发电。公司董事长王甲云告诉记者,这种秸秆收集利用的模式已经在访仙镇、延陵镇全面铺开。
王甲云:一天一台机器能打200个包,电厂自己把它拉回去烧掉,秸秆打捆是四年了,农场是三年了,全年大概收到3到5万吨的样子,一吨发到750度电,效益只好是我们企业自己的,关键我们做这件事情整个社会来讲是社会效益。
今年夏季,丹阳秸秆还田面积在110万亩,夏季秸秆综合利用以还田为主,以田养田。今年丹阳市重点加强了镇、村两级的秸秆收集队伍培育,同时对秸秆收集补贴政策进一步细化,并给新建收贮点建设提供补助。市农委农机处副处长刁野军:
刁野军:收集场地场地达到8亩的面积,然后要有护栏,达到可以收集秸秆的标准,场地建好就有补贴,秸秆收集量的补贴去年是3千吨起步,今年改成一千吨、两千吨、三千吨不同的量不同的标准,调整降低,分级了,更灵活,更好,更符合实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