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甘肃:一膜多用肥效多重释放

三农 农民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09: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吴晓燕鲁明文/图

  “一亩地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用传统尿素和磷肥,产量也就600公斤左右,现在用缓释肥,一亩地能产650~700公斤。”日前,在甘肃榆中县小康营乡小康营村一块农田中,村民张玉面对记者笑呵呵地说,“产量高,用肥量少,生长过程中也不需要再追肥,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用缓释肥了。”

  广泛培训让农民从不了解到乐意接受

  “虽然现在乡亲们逐渐认识到了缓释肥的好处,但在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大家都有顾虑。”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研究员牛建彪告诉记者,2014年榆中开始实施高效缓释肥集成模式示范项目,而事实上,他们对缓释肥的试验和推广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当时,我们打算选几种缓释肥作对比试验并进行推广,可一开始就碰上了难题——农民不了解缓释肥,觉得跟传统化肥没什么区别,而且价格还稍高一些,所以不愿接受。”

  牛建彪说,当地村民种植春播玉米时,习惯将尿素和磷肥等传统肥料配合使用,起初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习惯用肥的缺点——肥效释放速度和节奏难以有效控制,在施肥后养分快速大量释放,远超过处于生长初期的作物所需,造成浪费大、利用率低、污染大。而等到玉米长到大喇叭口关键期,其肥效已释放殆尽,因此农民还需进行一次追肥。与此相比,缓释肥以高氮、高钾元素为主,富含磷,且肥料颗粒上都被包裹了2~3层树脂囊壳,保证肥力均衡释放,十分有利于作物生长,且在一个作物生长周期内,只需一次施用即可。

  “为了解决覆膜栽培作物在生长期无法追肥,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喇叭口期雨热同季,追肥困难,后期脱肥又无法追肥的难题,我们想方设法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大家认识和接受缓释肥。”牛建彪说,特别是去年实施高效缓释肥集成模式示范项目以来,他们组织缓释肥企业营销员与项目实施单位推广人员广泛开展培训,着力宣传国家推广缓控释肥的有关政策、推广缓控释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前景和意义,以及目前主要推广的缓释肥种类、补贴标准、缓释肥的使用方法等。与此同时,推广人员积极与农民算投入账、对比产量收益,以减少高耗低效肥料的使用,减少过量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施肥用工,推进轻简施肥。

  “以前,一亩地施用的传统肥料大约是两袋,共80公斤,现在用缓释肥只需40~60公斤就行了,还不需要二次追肥,省工又省肥。”作为小康营村的农民技术员,王维玉是榆中县第一批使用缓释肥的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施用缓释肥,主要采用的是地膜底施技术模式,即利用多功能一体机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施药和覆膜等环节。

  双垄全膜多年使用亩用肥成本仅20元

  事实上,在王维玉看来,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配合使用,缓释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目前,我们采取一膜多用技术。所谓一膜多用是指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第一年收获后,不是将塑料薄膜揭掉,而是连续使用2~3年。”王维玉说,在这一过程中,缓释肥的好处得到了更多体现——节水、节肥,还节约成本。“第二年在去年老根茬株距中间播种玉米后,需在老根茬底部追施一点缓释肥,不仅可让雨水顺着根茬流进去后帮助肥力充分释放,还能加速老根茬的腐烂速度。第三年在垄上穴播胡麻、小麦、油菜等作物,有了前两年施用缓释肥的底子,这一年可以不再用底肥,只要对作物用点叶面喷施肥就可以,一亩地的用肥成本只有20元。另外,缓释肥颗粒身上的囊壳,是树脂材料做成的,不易破损,在肥力释放完后,它的囊壳还能起到保水的作用。”

  “目前,在榆中县,缓释肥的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亩左右,项目示范区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25.6公斤,比农民习惯施肥(尿素加磷肥)增产7.5%。”牛建彪说,为了探索每亩最经济的缓释肥施用量,今年他们正在积极进行亩施缓释肥40公斤、60公斤、80公斤的效益对比试验,以期帮助农民在实现省工省时和增产目的的同时,避免过量用肥,从而实现科技增产和节能环保和谐统一。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