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记者王澎
光、水、空气和各类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而接触昆虫、细菌、病毒又是植物生长中不可避免的。勤浇水、多施肥、猛打药似乎成了农作物高产丰收的“定式”,然而随着育种研发和作物新品种培育,这一“定式”正在逐渐被打破,农业的环境友好与高产高效不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
“在高产优质基础上,注重环境友好”
水稻对于水资源的巨大消耗是不可忽视的。“农业生产大约消耗了人类日常生活中70%的淡水,而水稻淡水消耗量占农业的70%。”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罗利军告诉记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至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需达到6亿吨,尚需增加农业用水1200亿立方米,而实际上,未来30年我国农业用水只能维持零增长或负增长,因此水资源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减少农业用水,特别是水稻生产用水是打破这一瓶颈的重要手段。
水稻生产中,氮肥、磷肥利用率分别仅为35%和25%,大量的残余化肥随着多余的灌溉水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最主要且分布最广泛的面源污染。而且,由于水稻对水分的过度依赖,形成了目前水稻种植田间保留水层的习惯,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30%。“显然,要保证水稻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之上,注重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罗利军说。
“有一种稻子既不怕涝也不怕旱就好了”
“在基因中心,我深感节水抗旱对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就从水稻出发,以节水抗旱为目标,发展节水抗旱稻。”罗利军说,“当时想如果有一种稻子既不怕涝也不怕旱就好了。”
本世纪初,基因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始系统地进行栽培稻节水抗旱研究,一方面,建立了作物抗旱性专业研究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各种类型的节水抗旱资源,进行系统的抗旱性评价;另一方面,进行栽培稻抗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掘抗旱基因,阐明其分子机理,同时,通过水稻与旱稻杂交,结合强干旱胁迫筛选,将旱稻的抗旱性导入到水稻中,以改良现有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并选育出节水抗旱稻品种。
2003年,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成功选育出全球首个旱稻三系不育系“沪旱1A”,与抗旱性较强的水稻恢复系“旱恢2号”和“旱恢3号”杂交,进而育成节水抗旱的籼型杂交组合“旱优2号”和“旱优3号”。2008年“旱优2号”参加全国南方稻区水稻晚籼区试,比对照组增产5.1%,生产试验增产11.57%,早熟1天,2010年通过国家水稻新品种审定,定名为“沪优2号”。
“种在好田产量高,种在差田产量稳”
节水抗旱稻比其他水稻消耗的灌溉水少很多,在其生长过程中,基本依靠天然雨水,相比普通水稻灌溉管理,稻田污染水停留时间大大减少,生长出的稻米也更加纯净,被形象地称为“生态米”。
“节水抗旱稻最大的特点就是种在好田里面产量高,种在条件差的田里能确保稳产。”罗利军说,目前基因中心已经成功选育出“旱优73”、“沪优2号”、“旱优113”等节水抗旱稻品种,并在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等地区推广了100余万亩。
节水抗旱稻不但可在“望天田”做旱稻种植,也可在水田作水稻栽培,产量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相当,米质达国标二级米标准。“在灌溉田,一个完整的生育期内,节水抗旱稻只需要200~300立方米的水,而同等情况下,杂交水稻需要400~500立方米水。保守地讲,能节水30%~50%。”罗利军说,“产量与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持平,高产田产量500公斤~600公斤,中低产田也能稳定在400公斤左右。”
罗利军希望,未来以现有节水抗旱品种或节水抗旱杂交稻亲本为背景材料,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导入抗病虫与氮磷高效利用基因,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