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瞧,小麦上方飞的是什么?”
“是飞机?做什么用的?”
8日上午,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现场,在麻洋镇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观摩现场,与会人员一下车,便被麦田上空盘旋的七八架无人植保机勾住了目光。
“这就是新型农用无人植保机,正在给麦田喷洒药水。”当地农技人员介绍。
现场的洛克希德(武汉)无人机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无人植保机安装了智能化的操作体系,防治效果好,作业效率高。人工喷药一人每天只能完成10亩左右,而无人机一天平均可完成200亩,是人工作业的20倍。
近两年,除了无人植保机,我市还引进自走式水田、旱田施药机械这类农业“机器人”,改变过去肩背手提的打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全市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4。1万亩。
来到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智能农业工作室,3万多亩的种植基地受到全程视频监控。
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在指挥室一声令下,数十台农机插秧的插秧,耕整的耕整,井然有序,春耕现场犹如车间的流水线。
此外,操作人员介绍,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还会留下丰富的视频资料,由技术人员编辑、分析、整理成大数据,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早已春水漫田,机声隆隆。安装了北斗卫星自动导航的拖拉机正在自行行走作业,犹如一头埋首耕作的“铁牛”。
“安装了卫星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拖拉机,下田之前在田头田尾标好起始线,可以自己根据农田的面积、农作物的宽窄、农机具的大小等来进行操作,又准又快!”合作社技术人员介绍。
同样装上了导航系统的插秧机从田里走过,留下了齐刷刷的一条条绿油油的秧苗。坐在上面的插秧机操作员笑着说,传统的插秧机插秧是走S型,卫星导航的插秧机插出的秧苗就像用尺子量过,好看,整齐,省苗省力!
振翅而飞的飞行器,自行自走的拖拉机,智能操作的插秧机……现场会上,智能农业的光芒处处可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