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每逢污染天,倍思生态林——
植树节前后,徐州市铜山区林业局分管公益生态林的副局长闫洪祥又开始为钱发愁,他愁的是公益生态林的补贴不够平时管护用的。“铜山区有35万亩公益生态林,面积是全省县(市、区)中最多的,今年起,市里对生态林增加了每年每亩7.5元的补贴,但加起来每亩也就32.5元,还是不够用啊。”他说,今年,区里打算再造1—2万亩公益生态林,可是,由于补贴不到位,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
公益生态林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一共四级。江苏省国家级和省级公益生态林主要分布在沿江、沿太湖和连云港云台山一带,以及高速公路和高铁两侧。省林业局林政处处长陆中二介绍说,公益生态林是不能随便采伐的,即使动一棵树也要经过批准,砍伐15亩以下生态林,需要地市一级林业部门批准,15亩以上则要经过省林业局批准,而且必须占一补一,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江苏省在2007年2月就颁布了《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是全国最早的,去年江苏省新增生态林43万亩,总面积达74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6%左右,这是我省森林资源中最宝贵、最核心的部分。“然而,目前我省生态林占总林地面积的比例却不高,离中央要求的30%尚有一定距离。”陆中二说。
生态林建设推进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补贴太少。江苏省财政对公益生态林的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25元,这一补贴标准3年没变。“还不够给护林员发工资的。”陆中二说,护林员的月薪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一年也得1.5万元左右,相当于600亩公益生态林的补贴之和。这600亩林地还必须是连成片的,否则一个护林员看不过来。补贴只够或不够发工资,林子里的树又不能随便动,因此,很多地方营造公益生态林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行政推动,其中国有和集体林场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态林营造。今年,我省打算再造29万亩生态林,使生态林面积达到林地总量的30%,“但按照目前的补贴力度,增加公益生态林的难度很大。”他说,其实,江苏的生态林绝对面积是不多的,远少于浙江省,而浙江的补贴标准已提高到27元,各地财政还另有补贴。
好在不少地方已经认识到公益生态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地方财政对生态林营造给予补贴,如苏州市的补贴已提高到150元,南京市提高到100元,无锡市已在宜兴太华镇试点较大幅度提高生态林补贴。还有一些地方也稍稍提高了生态林补贴,如扬州市提高到45元,泗阳县对废黄河故道生态林种植也有补贴,不过,大多数地方还在执行25元的标准。
更让陆中二想不通的是,我省划定了生态红线,红线内的生态区域分为15种类型,如自然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渔业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等,其中也包括公益生态林,不过,其他类别每年每亩的补贴额达100元,惟独生态林只有25元。“其实生态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大于其他类型,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于其他类型。”
扬州市林业局林政处处长吴建华告诉记者,该市的生态林分为市级和县级两种,共28万亩,由村集体和农民栽种、管护。生态林是谁种、谁管理的,今后的采伐权归谁。问题是生态林在15年内不准采伐,15年后经过批准才能更新。这15年里村集体和农民只能拿到一点补贴,即使市财政现在额外增加20元补贴,每年每亩也才45元,农民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种树积极性不高,“也难怪农民不满意。”他说,农民会算账,比方说仪征市的一些岗坡地,现在农民种点黄豆和山芋,每年也能有300来元纯收入,如果流转给别人,每年流转费在500元以上;要是栽种生态林,与其15年后采伐树木,不如每年收点现钱。“我觉得,提高补贴的标准应该是让农民觉得种生态林不亏,生态林营造才能有突破。”
闫洪祥认为,就铜山区来说,补贴从现在的32.5元提高到50元,基本上够了。不过,补贴要随着物价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化而调整,这项资金要纳入各地的财政预算中。“这里也有个矛盾:生态林面积大的地方,地方财力往往不强,想提高补贴标准也有心无力,因此,需要上级财政支持。”他说。(记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