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陆锡芳与桑蚕产业的不了情

三农 河南日报 2015年03月04日 11: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8年前,他放弃都市生活走进偏僻的荆紫关镇,多年来,他任劳任怨,先后两次辞掉副县长,一心为桑蚕。如今,当地湖桑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1万多农民依靠养蚕走上了“生金吐银”的道路

  人物档案

  陆锡芳,男,江苏太仓人,现年7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蚕科院研究员,河南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

  □本报记者中原三农网记者赵川通讯员冷新星时文峰

  “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许多枯桩,桑树休眠期内,必须把这些死拳、枯桩和细小弱枝剪掉,并集中烧毁,可有效减少病虫的基数。剪梢时要留好 剪口芽,在剪口芽上方一厘米处下剪,剪成马蹄形斜面,留下粗壮良枝……”2月25日,天气还有些寒冷,在淅川县荆紫关镇麻坑村的河滩地里,一位老人正在指 导农民如何给桑树修枝整形。他耐心仔细的讲解,深深吸引着旁边的几位农民。

  一提起陆锡芳,淅川当地人都非常熟悉。上世纪80年代,他怀着满腔热忱走进偏僻的荆紫关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山区农民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这一待,就是28年。这些年,他与荆紫关人民,与淅川县桑蚕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播种者的情怀:6年茅屋生活志不移

  陆锡芳的老家在江苏太仓,那里是桑蚕之乡。陆锡芳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远离了气候宜人的江南来到中原,到河南省蚕业科学院搞科研。

  1987年春天,南阳市“科技兴宛”战略提出后,47岁的陆锡芳和同事一起来到淅川县荆紫关镇开展科技扶贫。荆紫关镇地处丹江河畔,沿河滩涂适合发展桑蚕业。但由于缺乏技术,好生病虫害,当地群众对桑蚕持抵触情绪。境内仅有的几十亩桑园也面临着挖树毁园的命运。

  陆锡芳清楚地记得,他刚来时坐船过丹江,撑船的年轻人得知他是来搞养蚕的,就让付五倍的价钱,理由是,养蚕是胡搞。陆锡芳明白,这是由于缺技术指导,群众被折腾怕了。

  如何才能让群众自觉植桑养蚕呢?陆锡芳想到了一个土办法:挨家挨户做工作。于是,在老百姓的抵触中他四处游说。他去村里找地方住,没人提供;吃派饭,也没人愿管。在张巷村跑了半个月后,他总算找到了一处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住下,自己动手做饭,吃的是酸菜红薯饭。

  当时张巷村有五户农民种了十来亩桑树,陆锡芳急忙找他们交谈。好话说尽,几户农民总算答应把桑树留下来。

  为帮助这些养蚕户,陆锡芳可谓煞费苦心。三夏时节,农民忙着收麦,顾不上给桑树剪枝。陆锡芳担心,要是不及时剪伐就会影响夏蚕的喂养,于是干脆 就一个人钻到桑园里,拿着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还粗的桑枝。头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园子里更是热浪滚滚,干了三天后,陆锡芳晕倒了,两手磨得满是血泡。

  为引导农民科学养蚕,他自费买来器械和农药,给蚕农魏明义当技术指导。这一年,魏明义家蚕种产量大幅提高,挣了600多元钱,一下子周围村民也服气了。陆锡芳的诚心打动了村民,第二年,荆紫关湖桑发展到200亩。

  这以后,大家争着把陆锡芳往自己家抢。这个说:“陆老师,您在我们家搞试点吧。”那个说:“陆老师,下一季到我们家吧,我管吃管住。”

  就这样,陆锡芳吃住和蚕农在一起,一住就是六年。1993年,看到桑蚕已初具规模,镇里把他接到街上住。临走,张巷村村民自发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

  奉献者的欢乐:2万亩湖桑富农家

  植桑养蚕需要科学技术。一些蚕农不懂科学,结果辛辛苦苦喂养一茬却出现了病蚕、僵蚕。看着白花花的蚕宝宝一天天萎缩,他们个个垂头丧气。

  陆锡芳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就要把科学技术交给群众,使之成为真正的生产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掌握的养蚕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蚕农,让他们从此不再为养蚕而烦恼。

  陆锡芳把桑园当“家园”,把蚕室当“卧室”。桑园管理期间,他手把手地教蚕农剪技,下到田间拨开表土查看施肥情况,帮农户配药灭虫;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养蚕期间,他经常到蚕室查看温湿度,教蚕农分不同情况切叶喂蚕;卖茧时,他会帮蚕农分拣蚕茧,让好茧卖个好价钱,让蚕农获得最大效益;到县城开会出差,总不忘记帮有需要的农户捎点蚕需物资,减轻群众负担。

  为鼓励蚕农植桑养蚕,陆锡芳积极探索养蚕新技术。他大力推广方格簇养蚕技术,由于这种簇具结构合理,营茧位置多,茧色白,大大提高了蚕茧品质和生产效益,很快得到了蚕农的普遍认可,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同时,他还通过抓点示范、培训讲课、巡回指导等措施,使当地农民尽快学到“真经”。一个接一个的培训班办起来了:小蚕培育、蚕病防治、嫁接育 苗、施肥采桑……陆锡芳走村入户,蹲地头,下桑田,干啥讲啥,现场示范。盛夏的绿荫丛中,隆冬的炉火旁,一块小黑板代替了正规化的教室,庄户家庭成了一个 个小小的课堂。年逾花甲的老人,十四五岁的孩子,都成了他的学生。不仅淅川县,毗邻的湖北郧县、陕西商南县的农民也跑来听课。

  28年来,蚕农在生产中一有问题,就会打电话给陆锡芳,他总是随叫随到,并且准能把问题解决好。去年春天,由于雨水多,天气潮湿,许多蚕农饲养 的春蚕发了病。陆锡芳一边深入蚕农家中寻找治病方法,一边鼓励蚕农树立信心。经过他耐心细致的摸索、治疗,“蚕宝宝”终于恢复了健康,蚕农露出了笑脸。

  技术加快了桑蚕发展的进程,也为农民致富增收插上了翅膀。如今,荆紫关镇湖桑种植面积已有2万亩,养蚕几乎遍布全镇所有自然村,1万多农民走上了依靠养蚕“生金吐银”的道路,生态与民富的双赢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开拓者的追求:亿元产业生态化

  近年来,随着荆紫关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湖桑产业,就摆在了当地政府的面前,也成了陆锡芳常常思索的问 题。“要探索经营管理新模式,通过复合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陆 锡芳说。

  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当地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同一家公司签订了2500亩桑园的承包合同,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营,为桑蚕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实现桑园效益的最大化,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陆锡芳探索出了大棚养蚕这一新技术。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风条件及保温效果都很好的塑料大棚养蚕室,里面既可养蚕,又可在农闲期间就地把桑枝粉碎来栽植木耳、香菇等,发展食用菌。

  追求没有止境。陆锡芳还提出,未来几年,要利用桑葚酿酒,利用蚕沙建桑基鱼塘,形成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循环链,培育桑、莲、鱼观光农业园,实现特色农业、观光休闲一体化,精心打造丹江水源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长廊。

  陆锡芳今年已73岁了,但每天仍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即便在退休的这13年间,他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甘愿守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守在荆紫关这个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偏僻角落。为此他失去了很多,但他从不后悔。

  陆锡芳最愧疚的是对不起家人。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在村民的反复劝说下,他才匆匆返回老家。望着病榻上的母亲,他泪如雨下。在家待了4天,他放心不下淅川的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这次相会竟成了永别。

  陆锡芳夫妇有一儿子,由于两人终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以至于孩子成绩下降最终没能考上大学,直到现在还是个临时工。

  有人说陆锡芳很傻,先后两次辞掉副县长。1987年底,县里想请他出任科技副县长,但他没有答应。他的理由是群众养蚕的积极性刚调动起来,如果 走了这儿就没人管了。1995年,唐河县邀请陆锡芳到唐河任科技副县长。可任职不到三年,他还是放心不下桑蚕,于是再次辞去副县长职务回到了淅川。

  陆锡芳说,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帮荆紫关发展桑园3万亩,年养蚕5万张,产值在1亿元以上。另外,在丹江畔建一个蚕业博物馆,展示中国几千年的养蚕历史文化,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陆锡芳,一个大山深处的科技专家,一个无求的播种者,一个无私的奉献者、一个坚定的开拓者,一个在丹江之畔默默耕耘的异乡人,或许他就是一座山。他用青春、智慧和毕生心血演绎了一个专家与一个产业的不了情。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