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带动乡邻致富的“猪老倌”

三农 巴中日报 2015年03月03日 10: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图为张朋(左二)了解生猪养殖情况

  在一个占地280平方米,由16个小猪圈组成的育肥舍里,黑猪、白猪、杜洛克等品种生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猪食。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与技术人员查看生猪生长情况,他就是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洪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朋。

  外出务工 积累经验

  1990年,张朋中学毕业后到沈阳一家大型生猪养殖场当饲养员。1997年,张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借了3万元承包了一家生猪养殖场。谁想当年养的70只猪崽恰好赶上北京的猪瘟,结果全死了。不甘心的张朋暗下决心:“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好朋友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借钱给他。于是张朋再次购买19头猪崽重新养殖,选购饲料、接种疫苗、打扫圈舍……他用心呵护着每头猪崽的成长。就这样,养猪场逐渐壮大到400头的规模。

  2005年,张朋毅然决然返乡。2011年底,张朋与两个朋友决定开办洪昌养殖专业合作社,再次踏上创业之路。

  艰苦创业 终有收获

  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贷款再加上积蓄才凑到300万,为了节省资金,张朋亲自动手砌墙抹水泥、盖猪圈。2012年6月,预先订购的猪苗提前到达基地,为了照顾猪苗,他一度在猪舍里过夜,早上醒来全身布满被蚊子叮咬的红疙瘩。

  去年8月,猪圈室温达到36度,当时猪圈里没有安装降温设备,母猪连下八窝死胎猪崽,损失达6万元。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村民纷纷帮助。“当时很多老百姓都拿竹子和谷草做的帘子送给他搭在圈顶,安装自来水喷水,这才度过危机。”技术人员杨波说。

  在张朋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下,基地效益逐渐凸显。2014年基地出栏近3000头生猪,实现产值150万;2015年年初存栏500头生猪,预计实现产值300万;年产活鱼3万斤,实现产值30万元;土鸡3万只,产值280万元。

  多元发展 带动乡邻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最困难的时候,乡邻乡亲的大力相助让张朋不胜感激,他决定回馈大家,以基地加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养殖。基地与当地村民建立合作,基地提供种猪,由村民饲养。饲料、防疫等均由基地提供,还购买母猪、育肥猪保险,最后基地和村民共同分配利润。据统计,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达到160户。

  观坪村村民罗必友被评定为四级残疾,每年仅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基地建起后,张朋让他负责果树嫁接、管理工作,包吃、住,每月1500元。“现在每年我一个人就能挣到近2万元,工作也比以前轻松。”罗必友笑呵呵地说。

  截至目前,洪昌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长期性就业12人,其中包括四名残疾人,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发展种养殖,部分农户年收入高达10万。

  现在,张朋的种养殖业务不光覆盖生猪、土鸡、葡萄,还向黄羊、鱼类养殖以及核桃种植等产业延伸。“承包的1000亩山林,今年可以放养500到1000只黄羊了。”在观坪村东侧(长安河),群山绵延起伏,张朋指着那片山对记者说,“葡萄今年可投产,40亩可实现产值30万元,核桃明年可以挂果。”

  谈起对以后的规划,张朋满怀信心:“希望观坪村部到基地的1.5公里村道路尽快得到硬化,土鸡养殖扩大规模突破10万只。”记者手记:

  多年在外拼搏的心酸经历使张朋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同时为他回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事认真踏实、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这是张朋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做一行坚持一行、坚持一行钻研一行”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才使得他的种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