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辽宁8个村落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农 辽宁日报 2015年02月27日 15:3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012年4月,我国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国家重点项目。从2012年开始评选至今,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11月25日,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公布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共有994个村落榜上有名。此次,辽宁省有8个村落入选——朝阳市的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以及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

  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

  大青山脚下的三道沟村始建于元代以前,现在,全村建筑面积有3200平方米,传统建筑占了60%左右。

  最古老的建筑是举人许植椿、秀才许植桐两兄弟居住的7间青瓷瓦房。村里还有一棵清道光年间从洛阳运回的牡丹“状元红”。

  在三道沟村,秉承先人遗风,“耕读传家”的传统代代相传。很多村民研练书法、勤奋好学。村里的大学生数量之多远近闻名,以“夜八出”为代表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

  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

  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是一个自然村,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春天一到,山沟里各种颜色的鲜花便汇成了花的海洋。

  石灰窑沟的村民介绍,300多年前,其始祖从山东迁居来到这里,开荒种地,建屋筑宅,繁衍生息。因为当地的石头适合烧石灰,先祖们便建窑烧石灰以维持生活,从此这个村被人们叫做“石灰窑沟”。

  近20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现在村里只有13户人家26口人了。他们守护着古老的村落,守护着彼此之间的情义,也守护着村落里那份传承已久的精神传统。

  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

  有人把八盘沟称为“人间仙境”。南天门、大棒槌石、小棒槌石、常仙洞、老子讲学石、盼君石……沟沟是美丽的传说,岔岔有动听的故事。

  八盘沟如画的景致里,还藏着一个传奇:上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搞山区建设,农村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梯田建设,八盘沟村修建的梯田成了全国典范。如今,这里的梯田依然保存完好,依然在为当地村民创造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而老一辈那种不屈不挠、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精神也在鼓舞着当今人。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

  这是个满族聚居的村落,也是辽东地区唯一的清皇族后裔聚居的村落,满族人口占到全村总人口的97%。

  腰站村在行政建制上曾先后隶属于战国时的辽东郡、西汉时的玄菟郡、三国时的魏国、唐朝的南苏郡、金代的东京路、元代的沈阳路、明代的建州右卫管辖,努尔哈赤在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后又归后金管辖。清朝时期,腰站村“肇”姓享受清室旁系待遇。

  满族剪纸、清明上坟插佛托,祭拜的祖宗板、上供的达子香……仍在这里传承。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

  赫图阿拉村形成于元代以前。汉朝时,这个地方隶属于玄菟郡。明朝时,游牧民族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在苏子河两岸定居。

  公元1603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了后金政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时的第一个都城。公元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称北京为 “新城”,称赫图阿拉为“老城”。

  这个古老的村落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建于公元1603年,现存金銮殿、正白旗衙门、地藏寺、显佑宫等。外城建于公元1605年,街内有铁匠铺、酒馆、风味小吃等店铺。

  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

  西沟村,一个被长城包围的村落,一个因修建长城而诞生的村落。站在西沟村小河口的长城上,“可以看见大海,可以看见森林,可以看见城市。这是在其他任何一处长城上无法同时看到的美景。”

  据史料记载,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西沟村,就是当年戍边将士及家属所建。村里留存下来的170间左右的古民居,也是出自这些驻守长城将士的后代之手。村里,戍边古井、碾盘和石磙、古庙遗址还在。

  如今,村里的850口人,享受着宁静的山村生活,最美妙的是山里下大雪……

  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

  新堡子,辽西走廊末端的一个古村落。

  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年),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九门口长城沿线明初即实行军屯制,当地百姓都来自江浙一带的义乌兵后代。如今,600年过去了,村落中依然保留着站台遗址、哨楼、古松、古民居等历史遗迹。

  新堡子村民大多数崇文尚武,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60余位大学生,300余位现役和退伍军人。村落的古民居、周边风景的传说典故以及村民勤劳朴实精神的传承,成了九门口长城景区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

  佛寺村三面环山,村前一道河流潺潺流过。村里,坐落着雄伟壮观的瑞应寺。它集藏、汉、蒙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我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

  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初具规模。蒙古族人称瑞应寺为“葛根苏木”,俗称“佛爷喇嘛寺”,简称佛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形容的就是瑞应寺最鼎盛的时期。佛寺村就是伴随着瑞应寺的建设而兴起的。

  3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佛寺村成为蒙古族聚居的村落,13条胡同、13个大碾子、13个大磨……讲述着村落的过往故事。典型的东西走向的房屋及街道,展现出村落别样的风情。独特的民族美食“喇嘛炖肉”、“蒙古馅饼”、“手扒羊肉”的鲜香,也从遥远的过去飘到了今天。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