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都匀市的螺丝壳茶山毗邻高寨水库,好山好水好茶惹人醉。(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孙林宁启文赵经平李飞
多彩贵州,千山茶翠最惹人眼。
走进盛产“都匀毛尖”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高山云雾之中,满目茶海。
瓮安县银盏镇桐木村的茶农范贵方惦记着自家的70亩茶园,每天都要来山上看一眼,心里才踏实。这片茶园他经营五六年了,眼瞅着要进入丰产期,一亩茶园从春到秋采下来,收入不会低于5000元,真正是一座“绿色银行”。
“我们的都匀毛尖茶好得很,习总书记都点赞呢!”跟记者聊起自己的茶园,这位老茶农脸上绽满了幸福和自信的微笑。
然而在早些年间,许多像范贵方一样的茶农却乐不起来。虽然“都匀毛尖”历史悠久,早在1915年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摘取过金奖,但多少年来,这一品牌却并没打响,茶叶卖不上价钱,茶农也得不到实惠。
如何让这个古老品牌重塑辉煌?黔南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并在近年来逐渐放开手脚,开始强力推进茶产业。也正是在这个当口,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对都匀毛尖所代表的黔茶品质表达了认可和希冀:“我知道贵州的都匀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关于都匀毛尖茶,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
总书记的“点赞”,无疑给黔南茶产业的发展送来了最强有力的东风。政府部门措施更实,各级干部干劲十足,茶农茶企更是信心倍增。西南的大山深处,“都匀毛尖”蓄势待发,期待着实现新的跨越,担当起“引领黔茶出山”的重任。
对黔南来说,发展茶产业,就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举措,也是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的最佳方式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黔南州寡照薄地固然不利于粮食种植等传统农业发展,但发展茶产业,短板就一下子变成了优势。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山好水好空气是黔南州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地处黄金纬度带上的黔南州,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茶叶主产地平均海拔1200多米,斗篷山、云雾山等优势产区更在1400米以上。青山壁上,或云雾缭绕,或细雨蒙蒙,极利于茶树吐翠。全州森林覆盖率高达54%以上,且连片林区多为原生喀斯特原始森林,为喜阴的茶树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
“习总书记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了重点部署,而对我们来说,发展茶产业,就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举措,也是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的最佳方式。”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告诉记者,“资源环境优势是黔南州茶产业竞争力的保证,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而茶树种植又有固土保水的作用,可实现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黔南州磷、煤资源丰富,尽管发展能源化工业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大力发展茶产业战略才是适宜黔南实际的。
对此,曾做了十几年煤炭运输生意,现在带头组建都匀市坪阳村河头茶叶合作社的张光辉深有体会。因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贵州近年来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小煤矿,张光辉也觉得煤炭生意做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回到老家种起了茶。
“煤越挖越少,茶越种越多,环境更好了,农民致富的路子更多了。”张光辉说,“以前村里只有一些古茶树,现在茶叶卖得好,政府又有补助,大家都跟着种起来了。”
如今,坪阳村周边原本的荒山上,已经遍布郁郁葱葱的茶园。春来发新翠,一叶如一钿。高山云雾缥缈之处,茶农的致富梦结结实实生了根。在都匀摆忙乡、贵定云雾镇、独山兔场镇等茶叶重点乡镇,茶农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茶产业在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之外,产生着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效益。
发展茶产业,是优势所在、转型之需、增收之途、生态之要。这不仅是黔南州的发展逻辑,也是贵州全省的战略思考。去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足产业基础,适时出台了《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都匀毛尖作为绿茶重点品牌之首,被赋予了“引领黔茶出山”的重任。
而在黔南州,去年5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为茶产业立法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从省到州,全局谋划,瞄准症结用力,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陆续出台,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将长期困扰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品牌、人才等瓶颈逐一击碎。
有规模才能有影响力,都匀毛尖改变“小打小闹”局面,政府支持,干部带头,企业拉动,农民响应,百万亩茶园应运而生
尽管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囿于深山阻隔,加上产量有限等原因,直到前些年,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都匀毛尖”还是比较陌生的名字,甚至有的外地客商一度把“都匀毛尖”叫成“都均毛尖”,让黔南人好笑之余,又觉尴尬。
“打响品牌,需要多方用力,但首先必须得有规模,有了一定的产量做基础,才谈得上知名度和影响力。”龙长春说,“我们通过抓基地,扩总量,目标是到2016年,全州茶园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75万亩发展至200万亩。”
这一目标如何真正落实下去?都匀市茶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蒙祖辉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茶青卖不上价钱,群众也没有种茶积极性,他跟茶农说要扩大规模,结果茶农跟他说:“多种什么?这些茶树我都要挖来甩了。”
要扩大规模,就得让群众看到效益。为此,黔南大力培育和引进茶叶企业,一方面自建茶叶基地,另一方面也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茶园。目前,全州仅招商引资在建的茶产业项目就有47个。
收购和加工的企业多了,茶青价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瓮安县花竹涧春茶业公司的老板杨建中说,以前这里的茶农卖茶青都是扛麻袋,摆地摊,现在坐在家里等人上门收购,哪家出价高就卖给谁,根本不愁卖。
当然,随着企业的进驻,对原料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倒逼着茶农改变粗放的种植管理方式,自觉守护黔茶的高品质。“要用有机肥,也不敢打农药,农残超标了,茶青没人收。”桐木村茶农吴明萍很清楚此中要害。
在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的都匀毛尖茶生产基地,记者看到每一个茶青收购窗口,都贴有一张《茶青采摘标准》:雨前独芽、芽叶完整、无病虫害斑点、无鱼叶鳞片等9项标准牢牢守着标准化生产的关口。
在都匀市供销茶场,一畦畦茶树中整齐地亮着“黄牌”。“茶园病虫害全部绿色防控,通过处理病叶、翻耕园土、配有机肥等措施,最大程度上将病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种了20多年茶的茶场场长文战标,见证了都匀毛尖有机茶病虫害防控体系的一步步成熟。
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在企业带动的同时,都匀市、瓮安县等县市还出台政策,鼓励干部下乡领建茶园,带着群众干,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瓮安县鱼河乡武装部部长李荣刚告诉记者,他在乡里分管茶叶工作,2010年以前,全乡只有200亩茶园。县里有了政策后,他带头建起了200亩茶园,乡亲们一下子就有了积极性和信心,跟着他干起来,现在全乡茶园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亩。
“茶园一般要四五年后才见效益,前期投入比较大。”瓮安县茶办主任文敬友说,“为了弥补茶农的资金缺口,县里对每亩茶园的开垦、茶苗、肥料和管护四项投入共扶持补贴900元。”
类似这样的补贴,在黔南各县市都有,几级财政共同负担。去年,黔南州各级投入茶产业资金共计6.67亿元,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茶叶种植贷款贴息。
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持,黔南州茶园面积突飞猛进。截至2014年底,黔南州共发展茶园面积达103.77万亩,年产量达1.38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160元。
既要有好茶,也要会吆喝。黔南一方面苦练茶产业内功,另一方面也把品牌建设提到了新高度
几百年前,黔茶出山要经茶马古道,靠人肩挑、马背驮。如今,贵广高铁线上,每天都有一列名为“都匀毛尖号”的专列往返于黔粤之间,日均600频次的宣传,伴着一路茶香疾驰南下。
在过去这一年里,都匀毛尖的“曝光度”前所未有。除了高铁专列,还有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精心制作的专题片、高速公路的广告牌等等,省市县共同出资,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
“酒香也要会吆喝。”黔南州茶业协会秘书长何钰海说,“都匀毛尖在2005年就申请了品牌区域证明商标,但近一两年来,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认可这个品牌了。”
当然,光会吆喝是不够的,打铁还要自身硬。要让市场真正接受这一品牌,必须苦练内功。
“以前茶农用土办法炒茶,炒出来的茶叶,其汤色都是浑的,当然卖不上高价。”黔南州茶办副主任李应祥表示,“要想做到优质优价,必须在加工上狠下功夫。”
事实上,都匀毛尖的炒制历来很有讲究。不同于一般绿茶“杀青—揉捻—烘焙”的加工工艺,都匀毛尖茶还多了“做形”和“提毫”两道工艺,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
黔南州茶办品牌科科长邓德章告诉记者,只有将都匀毛尖茶炒制成这样,才算不负好生态——形似鱼钩、紧细卷曲,色泽润绿、白毫满布,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这无疑考究着茶叶加工企业的功夫,对其标准化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此,黔南州颁布了《都匀毛尖综合标准体系》,去年修订并发布实施的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更是涵盖5大类26个等级的都匀毛尖茶系列产品架构,实现了地方标准对州内茶树品种、茶青原料和茶叶产品的全覆盖。
早春时节,茶芽萌发。炒制一斤上好的都匀毛尖茶,需要采集6万多颗雨前独芽,这造就了其不菲的身价。但是,高昂的成本和单一产品线,也使得都匀毛尖茶难以受到大众消费群体青睐,失去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必须拓宽茶产品的类别,面向大众开发都匀毛尖系列产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都匀毛尖茶,使茶叶产品结构实现高、中、低结合。”黔南州农委常务副主任、茶办主任林科军说,“同时,要进行品种调整,将夏秋茶充分利用起来,做到‘红’、‘绿’并重,以此提高茶树的商品量和亩产值,增加茶农收入。”
依托贵州省科技厅的项目扶持,2010年,黔南州组建了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助力,提高茶叶下树率和茶树商品量。通过开展都匀毛尖地方良种资源调查与搜集、黔南乌龙茶技术研究、都匀毛尖茶成分与功能与研究、都匀毛尖茶品牌战略研究,都匀毛尖茶的品牌打造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茶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附加值高,黔南茶文化、茶旅游、茶医药等领域的发展,诠释了“第六产业”的魅力所在
茶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品,文化价值是其产品价值的重要部分。黔南州悠久的植茶、制茶史,和在茶史中的辉煌片段,为都匀毛尖茶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黔南茶产业飞出云贵高原插上了翅膀。
目前在黔南州,关于都匀毛尖茶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正在进行,各色茶文化、茶知识普及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今年恰逢都匀毛尖斩获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之际,复原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馆的茶文化博物馆及体验中心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去年,我们在茶场组织了一系列茶文化主题休闲游活动。”在螺丝壳茶山上,河头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张光辉指着茶园中间纵横交错的水泥硬化路面告诉记者,这些路把茶园的管护成本降了下去,也把游客带了上来。
螺丝壳地处都匀市现代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域,按规划到2015年,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茶产品研发、茶文化展示、茶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茶叶产业园区。同时,这里也是黔南州着力打造的百里毛尖长廊茶业示范带的一部分。
对河头茶叶合作社的茶农而言,这样的规划一点也不遥远。“路修好了,我们组织一次茶山自行车赛的想法就能实现了;明年社员们集资建的茶园山庄一竣工,来这儿的游客就能住下来,深呼吸。”合作社社员王艳萍遥望着摆忙乡八万亩茶园说。
“建设观光型茶园,游客到这里可以进行一日游、两日游,住下来,享受原生态的阳光空气,再喝上一壶好茶,多么轻松惬意!”梅渊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钰海描绘的是自己公司的规划,同时也是黔南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在茶产业“接二连三”发展过程中,茶农的增收渠道也接二连三地拓展开来。“以前种点茶,零散着卖了补贴家用,哪敢想现在靠种茶修房盖屋。”2009年开始种茶的范贵方,不仅卖茶青给企业,而且还自己炒茶出售给游客。
像范贵方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茶香中实现了他们的同步小康梦,用质朴灿烂的笑容,为黔南茶产业点了个最大的“赞”。